外媒稱,1987年,作為電話機生產廠負責人的李東生訪問飛利浦有限公司位于荷蘭的總部時,曾被當時的電子巨擘震驚。30年后,他的名字已經是湯姆森·李,領導著全球第三大電視機生產商——TCL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而飛利浦在亞洲企業帶來的巨大競爭壓力之下,不得不改變經營模式,目前甚至已跌出前十。 據西班牙《阿貝賽報》4月24日報道,在取代了歐美企業之后,TCL已經開始趕超索尼等日本企業,并對韓國的三星和LG展開猛烈攻勢。三星和LG一向是世界電視機市場的領軍者,分別占有23%和15%的市場份額。雖然TCL手中6%的市場份額距離韓國巨頭依然有較大距離,但該公司正與海信、創維、康佳、長虹等中國品牌一道,以勢不可擋的速度持續發展。在全球十大電視機制造商當中,中國占據了5席。中國制造的電視機物美價廉,完全可以與日韓制造的電視機媲美。 據TCL提供的數據,該公司的日均產量將近5萬臺,去年總共賣出1730萬臺電視機。但該公司不僅生產電視機,還制造了8354萬部移動電話(位居世界第五),500萬臺空調(世界第五),153萬臺電冰箱(世界第七),132萬臺洗衣機(世界第六),192萬塊液晶屏。TCL目前擁有7萬多名員工,在全世界超過80個國家設有辦事處,2015年的銷售收入為142.67億歐元,利潤為4.4億歐元。 報道稱,大本營位于廣東惠州的TCL的成功經歷是過去4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縮影。李東生在接受外國記者采訪時指出,中國企業通過在創新領域加大投資力度,縮小了與競爭者之間的差距,甚至超過了它們。他還表示堅信中國企業將在10年內成為電子通訊領域的佼佼者。 李東生特別強調了技術的重要性。中國企業希望擺脫質量低下的名聲,增強在國際市場的存在。該公司的一位負責人張陽表示,TCL已經將目光集中在歐洲、拉美和東南亞,以及俄羅斯、印度、巴西和非洲等新興市場,并將在全世界打響TCL的名號。與華為、中興等中國電訊巨頭一樣,TCL同樣為研發投入大量人力和資金。 報道稱,為了提升自身形象,擺脫“中國制造”的拖累,TCL在廣告宣傳方面也不惜花費重金。2013年該公司買下好萊塢中國大劇院的冠名權,2004年TCL就收購了湯姆遜彩電業務和阿爾卡特手機業務。眼光長遠的李東生并不排除新的并購計劃,尤其是在新興國家。 張陽表示,TCL致力于進一步完善自我,打造全球化品牌,但是目前的最大挑戰就是中國等國經濟增長放緩。作為1999年就開始出口海外的中國電視機知名品牌,TCL正在努力走入千家萬戶的客廳。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