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比亞迪(0025942.SZ)披露了2015年全年業績快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800.14億元,增幅37.49%;實現凈利潤28.29億元,大幅增長552.63%。 根據比亞迪公告內容,2015年新能源汽車行業呈爆發式增長,公司推出的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秦”、“唐”受市場熱捧,純電動大巴K9等產品的訂單也大量交 付,使得公司新能源汽車銷量及收入大幅增加,帶動業績大幅提升。傳統汽車業務方面,公司SUV車型繼續熱銷,帶動公司傳統汽車業務小幅增長。 不過,多位業內人士指出,政府逐步降低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已是大勢所趨。 “根據目前的政策,2016年的補貼與2015年補貼持平,2017年補貼預計比現在下降20%。”對此,比亞迪證券部人士表示。“發展新能源車不可能一直依賴政府補貼。特別是國家對騙取新能源補貼的打擊力度,更有利于公司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廣發證券分析師陳子坤表示,盡管去年的銷量大幅增加和騙補行為增加了市場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擔憂,但是我們依然看好這個行業的發展前景。“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也顯示了政策對新能源汽車由規模擴張向品質提升的轉變。”陳子坤稱。 新能源車占比提升 近年來,在國家補貼、免征購置稅等利好措施的刺激下,我國電動汽車已呈現出爆發性增長的態勢。業內人士認為,2015年電動車銷量爆發增長的背后是政策的超預期推動,政策重點以正向補貼為主。 在2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會議指出要完善財政補貼等扶持政策,督促落實不得對新能源汽車限行限購的要求,破除地方保護,打擊“騙補”行為。 對此,平安證券分析師王德安稱,當前,我國插電混乘用車剛進入導入期,車型少且各車定位差異較大。“2015年公司新能源車結構占比提升至13%,傳統車中SUV占比亦明顯上移。近年來,比亞迪單車均價提升明顯。” 其中,公司SUV占比提升,燃油車結構改善明顯,8-10萬元售價的車占比下降,10-15萬元售價的車占比升至34.4%,比亞迪汽車銷售總體單價提升明顯,單車均價由2013年的6.68萬元提升至8.85萬元。 統計數據表明,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從2013年的約2000臺增長到2015年的超過6萬臺。 2012年由工信部牽頭,國務院規劃提出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 上述比亞迪證券部人士稱,“綜合考慮中央補貼、地方補貼、免牌照等因素的影響,我們的價格具有很大優勢。唐的價格大概是28萬,扣除補貼大概就是22萬。” 此外,在經濟效應方面,單從運營成本來看,新能源行駛100公里,只需要20度電,每度電只需6毛錢,成本也就12塊;相比之下,燃油車則需要7升油,每升油6塊錢,成本就要42塊。如是在公交領域,這三倍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 至于國家在不斷下調新能源補貼政策的背景下,該人士認為,“沒有補貼,就上調車價,市場肯定很難接受,那就只有通過公司來自行消化了。而從公司目前的增長速 度和規模來預測,新能源車的成本每年能有5%以上的下降空間,而補貼退坡帶來的影響平均只有3%左右,完全可以彌補補貼下降的影響。” 行業結構變動 另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34萬輛,銷售3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3.3倍和3.4倍。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汽車銷量比例首次超過1%,達到了1.3%,比2014年的比例增加了整整1個百分點,而2013年的比例還不到0.1%。 對此,陳子坤表示,2016年應重點關注新能源汽車行業結構變動對行業的影響,結構的變化給行業帶來了機會。其中,分別包括三元材料和電池的拐點、物流車銷量的增加、傳統大巴的穩增長、電池技術水平的提升等。 此前國務院會議提出中央財政將采取以獎代補方式,根據動力電池性能、銷量等指標對企業給予獎勵,這條政策直接利好龍頭電池廠以及持續投入研發的科技型企業。 此 次會議明確了充電樁補貼不再采用一次性初裝補貼的方式杜絕了再次尋租騙補的可能性,明確了補貼資金來源,政策補貼的加碼開始使得充電運營投資更具吸引力, 同時充電樁投資不能離開車輛運營本身,只有車輛運營 充電樁運營才能夠建立合理的投資回報機制,充電設備及充電運營有望迎來快速增長。 如多氟多(002407.SZ)證券部人士透露,目前,公司六氟磷酸鋰產能2500噸,年底將擴建達到6000噸。料今年六氟磷酸鋰市場供應相對緊張,仍有 漲價趨勢,但上漲空間不會太大。由于六氟磷酸鋰的擴建需要一個較長的時間周期,預計2016年會持續呈現供不應求的市場狀態。 此前,公司與比亞迪同一天發布全年業績快報稱,公司2015年1-12月實現營業收入21.97億元,同比增長2.67%,化學制品行業平均營業收入增長率 為7.79%,公司本季度營業收入環比上季度增長49.3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90萬元,同比增幅高達845.26%。 華泰證券研究員謝志才認為,近期的一些負面影響(地補政策不明影響銷售、嚴查騙補)其實很多都是短期的,而長線的發展前景并沒有變化(環保、產業超車、契合供給側改革)。 “本次會議上強調的鼓勵扶植政策也支持了上述觀點,會上亦再次明確不允許對新能源汽車進行限購限行,同時相關公車的新能源占比要求也從此前2016年的 30%提升到50%,這些內容均會對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產生積極的影響,新能源產業新一輪投資機遇已經浮現。”謝志才預計。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