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勢控制技術是2016年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CES)上的未來一大技術趨勢。如今展會已畢,探討猶在。近日,德國《經濟周刊》就時下汽車行業與科技企業之間的熱門話題,采訪了全球知名咨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汽車業務總裁Axel Schmidt ,分享他的看法和見解。 1、手勢控制技術在CES的走紅似乎標志“觸摸時代”已經過去。那么,這一技術未來會走進人們日常生活嗎? Axel Schmidt:難以想象,在高速駕駛途中司機還要不斷滑動觸摸屏。所以,擺脫紛繁菜單操作的手勢控制技術應運而生。另一方面,目前一些德國汽車制造商也正在發力這一領域。因此,手勢控制技術成為現實還是很有可能的。 2、如今汽車行業和IT企業關系越來越緊密。他們是伙伴還是對手? Axel Schmidt:說是“伙伴”,有點以偏概全;說是“對手”,也有失偏頗,因為兩者之間并無敵意。在車聯網時代,不管是車企還是科技企業,都不可能完全單獨為陣。不過,車企并不會讓IT企業接觸到自己核心的汽車技術,比如發動機、驅動等,當然IT企業對此也并無興趣。所以,兩者之間的關鍵沖突就是,在提供汽車產品服務時誰能掌握話語權,誰能擁有決定權。 3、Car-to-X技術(一種通信系統)在車聯網發展中分量不凡。那么,大數據供應商比如SAP、Oracle 和谷歌等在汽車發展中的重要性會否越來越大? Axel Schmidt:這些IT巨頭都和車企有著緊密聯系,他們依靠IT技術收集大量數據且提供云服務。不過,對于他們是否會從IT技術跨越到汽車駕駛領域,并能影響到駕駛技術發展,我還是持懷疑態度。 4、有賴于大眾、通用和法拉第未來,電動汽車又一次成為CES的焦點。電動汽車的大放異彩,是曇花一現還是會借此契機持續壯大? Axel Schmidt:電動汽車的發展受很多因素制約。目前來看,柴油車想要達到排放標準,需要投入巨額資金研發尾氣過濾技術,壓力巨大。此外,歐盟要求2021年轎車碳排放再降低,這意味著柴油車聲場將投入更多資金。巴黎聯合國氣候大會過后,包括德國在內的數個國家更是宣布,將在2050年全面禁止常規能源汽車的新車銷售,這些都是電動汽車發展的機遇。加之電池技術的低成本化和持久性加長,電動車發展將指日可待,尤其是在大城市中心。 5、傳統汽車推動電動車發展,還是像特斯拉、法拉第未來這樣的新車企也能推動? Axel Schmidt:生產電動汽車的準入門檻比傳統汽車低不少。對于新涉足汽車領域的企業來說,電動車的發動機技術更簡單,所以新企業也能助推電動汽車的發展和生產,更不用提已經涉足電動車多年的特斯拉了。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