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起,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簡稱“中汽學會”)在科技部和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支持下,開始了圍繞產業鏈、構建創新鏈的探索,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為抓手,積極探索建立跨產業協同創新的新模式,汽車輕量化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簡稱“輕量化聯盟”)在這一背景下創建并發展。中汽學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企業之間協同創新、抱團發展是當下我國汽車輕量化產業技術進步的有效路徑。
把輕量化作為聯盟工作的切入點,是基于中汽學會長期開展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的成果和對未來汽車技術發展趨勢的認識——低碳化、智能化、信息化,更是由于輕量化技術的特殊性決定的。 輕量化已經成為了當今世界汽車技術發展的潮流。業內專家指出,無論是傳統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輕量化都是節能減排的重要手段。發展汽車輕量化技術,不僅是我國節能減排的需要,也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更是提升我國汽車產品國際競爭力、建設汽車強國的需要。 實現汽車輕量化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是在滿足汽車使用要求、安全性和成本控制要求的條件下,將結構輕量化設計技術、多種輕量化材料及制造技術集成應用,從而實現車輛減重,涉及到技術、經濟、安全、環境等諸多方面。為此,輕量化聯盟旨在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聚集行業優勢力量,通過建立服務行業的共享數據庫和技術標準,為企業產品正向開發提供有效支撐。 輕量化聯盟目前共有19家成員單位、46家伙伴單位和6家觀察員單位。成立9年來,已經在整車多種輕量化技術集成應用、車身參數化輕量化設計優化、超高強度鋼熱沖壓成形、高強鋼內高壓成形、高強度鋼三維輥壓成形、高強度鋼沖壓成形、鋁合金零部件開發等技術領域取得一系列突破,大幅縮小了我國與世界先進輕量化技術水平的差距,部分成果填補國內空白,初步建成指導產品正向開發的輕量化數據庫,并編制和發布了3個與輕量化相關的標準體系、26項與輕量化相關的單項標準,為我國團體標準體系的建立作出了貢獻。目前上述成果已經在8家整車企業的 35 款車型上得到應用,為自主品牌企業不同車型實現減重3%~12%。 中汽學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在這一過程中,輕量化聯盟建立了有效運行的關鍵技術協同攻關工作體系,以有效的運行機制為保障,實現參與單位的共贏共榮;建立了新型技術轉移和知識共享工作體系,以充分尊重知識產權為前提,實現了成果在聯盟內的技術轉移和共享。輕量化聯盟在創新合作與協同模式創新、聯盟運行管理模式、科技成果推廣模式和產業服務模式創新方面所做的探索,被證明是實現抱團發展、提高創新效率的有效方式,得到聯盟單位的高度認可。這些舉措為“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試點專項——《電動汽車結構輕量化共性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的實施奠定基礎,推動了行業技術進步。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