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宣布推出美國市場的鈴木汽車,在中國市場正面臨困境。鈴木汽車社長鈴木俊宏日前公開表示將考慮中國的減產計劃,“有必要調整在中國的產能,因為目前中國產能約為當地銷量的兩倍”,鈴木俊宏特別指出中國目前擁有兩座組裝廠,其中一座是2014年啟用的全新工廠目前鈴木在華設計年產能為50萬,但網通社查詢了鈴木在華上半年的銷量為10.96萬臺,整體銷量下跌達18.5%,銷量遠遠小于產能規劃。
鈴木在華第二工廠于2012年4月16日在重慶市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一期工程總投資23億元,年產能為10萬輛,擬引進鈴木全球同步開發的新車型,從而進一步完善產品布局。該項目二期工廠建設完成后,年產能將達到25萬量,發動機年產能為30萬臺,加上一工廠目前的25萬輛產能,該企業已具備年產能50萬輛的規模。 2015年上半年,鈴木在華累計零售銷量為109,628輛,同比下降18.5%。自從2014年12月在華銷量增長之后,鈴木在華陷入跌勢,銷量再未上行。以”小汽車,大未來”為口號的鈴木汽車在華多年來一直堅持以小型車為主,但這一產品陣容并不太滿足國內消費者對于大空間車型的需求。直到鈴木在華推出首款A級SUV-鋒馭之后,其市場表現有所好轉,同時也在去年內地推出了首款A級車啟悅。事實上,鈴木在華進口產品陣容僅有速翼特運動版、超級維特拉、凱澤西、吉姆尼共4款車型,但從目前來看,這些車型并不“走量”。要想擴大在華市場占比,鈴木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如何把自身國產產品發揮最大優勢。 鈴木在華共有兩大合資車企,分別是長安鈴木和昌河鈴木,其中長安鈴木由于產品線較昌河鈴木更為豐富,因此該企業一直被視為鈴木在華的主心骨。不過該企業去年年底推出的啟悅一度被寄予厚望,成為奧拓、鋒馭之后的明星車型,但從目前來看,上半年由于國產車型集體“啞火”,新產品上市并未促進該企業的發展,鈴木在華仍將“任重而道遠”。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