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吉利春曉基地內的機器人在生產線上緊張地忙碌 近日,由沃爾沃汽車成都工廠生產的豪華轎車——S60Inscription正式下線,未來兩個月,它們將在美國西海岸整車口岸登陸,正式和美國消費者見面。“中國造”豪華車成功進入美國市場,為中國汽車工業史首次。 5年前,吉利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沃爾沃100%股權,沃爾沃也因此成為唯一一個屬于中國的世界級豪華車品牌。然而,由于并購者和被并購者之間顯而易見的巨大差距,“蛇吞象”的質疑一直存在。人們關注:兩者能否完成技術消化、產能轉化、文化融合,實現吉利汽車[-0.25%]制造轉型升級,最終復興沃爾沃的全球業務? “這樣的質疑確實存在了相當長時間,但是,我們靠數據說話。”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介紹:近日沃爾沃發布的2014年財報來看,去年沃爾沃全球銷量為46.59萬輛,營業利潤為22.52億瑞典克朗,約合2.72億美元,較2013年增長17.4%。這是沃爾沃過去8年的最好成績,銷量甚至超過了2007年的最高峰,創造了新的歷史記錄。 沃爾沃全球布局大幅提升,也打破了行業質疑。 李書福告訴記者,以前沃爾沃只有瑞典一個管理中心,現在北美、歐洲和亞太有3個管理中心。以前沃爾沃只有歐洲出口,現在中國3家工廠已經投入運營,美國工廠即將開始建設。 同時,沃爾沃的研發能力和核心技術得到了進一步長足發展。沃爾沃和吉利共同開發了CMA和SPA兩大架構平臺,CMA對應60系列以下的緊湊級車,新上市的XC90則使用中大型的SPA可擴展平臺架構。其中SPA架構模塊是沃爾沃本來的規劃,預算100多億美元,由于投入大風險高,美國福特不敢投資這么一大筆資金,吉利并購后,經過董事會反復論證,不斷完善這個技術,最終下了決心投入110億美元。 李書福曾坦言:擁有核心知識產權是談判的基礎,要擁有沃爾沃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和使用權。從目前來看,吉利基本實現了并購沃爾沃的初衷。 如中國制造的S60出口美國市場,證明了中國已經具備生產全球品質的卓越產品的能力,以及參與國際精工產品競爭、服務國際市場的實力。沃爾沃汽車集團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亞太區首席執行官拉爾斯·鄧認為,沃爾沃汽車從中國出口美國是公司實現全球復興的重要步驟之一。 李書福透露,沃爾沃管理層一開始并不理解技術上幫助提高吉利的戰略安排,經過多次討論認識到,技術研發層面的合作,將利用吉利在零配件方面的優勢,在降低成本方面幫助沃爾沃。 對于傳統制造企業面臨的轉型升級難題,李書福認為轉型升級要舍得推倒重來,放棄已經擁有的東西。“為了適應先進的制造工藝和環保要求,我們把原來老的工廠幾乎推倒重來,每個工廠都要投資幾十億、上百億。” “中國的汽車公司不能有任何懈怠,必須緊貼全球汽車技術發展的潮流。”李書福說。當互聯網汽車還是個概念時,吉利已經首先上市了世界首輛量產的互聯網汽車沃爾沃XC90。它擁有先進的人機交互技術,充分利用大數據,把汽車與人(駕駛員和行人)、汽車與汽車、汽車與交通設施進行連接。 李書福認為,必須澄清的是,互聯網汽車并非大號的手機,它是互聯網技術和汽車設計制造高度融合的產品,應該具備兩個基本前提:利用互聯網實現自動駕駛的目標;用互聯網環境技術進一步提升和支持主動安全技術。 談及吉利的發展之路,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常務副院長黃先海表示,中國汽車工業以市場換技術進行了幾十年,并未獲得預期的效果,而吉利走出了一條中國自主品牌造車的新路,“海外并購和以往的引進外資相比,根本的區別就在于李書福的并購買到了知識產權,擺脫了發達國家在核心知識產權上的限制,這是中國汽車工業幾十年一直以來最為困惑的難題。” “總體跟隨、局部超越、重點突破;合作聯合,招賢納士、后來居上、全面領先——這就是吉利的戰略。”李書福說。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