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一直是日本經濟的一塊金子招牌,就在這兩天日本政府還出臺了一份制造業白皮書,鼓勵企業轉型到下一代制造業。但是除了勞動力老齡化帶來的挑戰,日本工廠的老化也正在提速。有數據顯示當前日本工廠的設備的平均年齡為15歲,處于30年來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很多日本制造廠商并沒有計劃更新設備。 在大阪機床公司(Osaka Machine Tool),有一套最古老的設備由于年份實在太久,只有該公司現年70歲的董事長Katumi Takata知道如何使用。而這位董事長短期內并不打算更換它。 其他許多日本廠商也同樣不愿把錢花在設備升級上。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Dai-ichi Life Research Institute)的數據顯示,日本的工廠和設備平均年齡為15歲,處于30年來最高水平。日本工廠老化的速度正超過德國和美國。“工廠和設備老化不利于日本經濟,”第一生命經濟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Toshihiro Nagahama說道,“日本企業可能會落后于外國競爭對手。”伴隨勞動力的老齡化,日本工廠的老化恐將加速本土制造業的衰退,破壞該國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刺激經濟復蘇的努力。 大阪機床是工業零件制造商,產品中包括飛機零部件。該公司董事長表示,公司逾半數設備的使用年份已超過15年。Takata于1964年加入該公司,當時日本經濟正快速增長,公司“一臺接一臺地”購買新機床。在20世紀80年代的資產泡沫期間,大多數制造商又再度買入設備。Takata的公司用土地作為抵押,貸款購買了多臺機器。 現在,他不會放棄任何仍然能發揮功效的設備。“我知道新的設備總是比舊設備更好,在生產率方面尤其如此,”Takata表示,“但到目前為止,我們使用這些老機器沒有任何問題。我們將繼續使用它們,直到不再能用。” 日本失去的幾個10年(增長停滯和通貨緊縮時期)促使企業抑制了投資需求。在2012年安倍晉三上臺前,日元的強勢導致制造商將生產活動轉移到需求增長更快、工資較低的國家。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曾敦促企業動用其不斷增長的現金儲備投資于工廠設備和工人。三菱UFJ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Hiroshi Miyazaki表示,隨著日元的疲軟和企業盈利的改善,日本企業已經有了更新設備的余力。 佳能(Canon)和日產汽車(Nissan)都已表示,它們計劃提高在日本國內的產量,而松下(Panasonic)和空調制造商大金工業(Daikin Industries)可能會將一些工作崗位轉回日 。這個國家仍以擁有一些世界上最現代化的工廠而著稱,也是世界領先的工業機器人制造商法努克(Fanuc)的所在國。汽車零部件生產商愛思帝(Exedy)的客戶包括豐田汽車。愛思帝從去年開始升級其在日本的主要工廠。該公司發言人Kazuhiko Miwa說:“我們需要具備技術非常先進的生產線來加強成本競爭力。” 盡管如此,4月1日公布的日本央行季度商業景氣短觀調查報告(Tankan)顯示,本財年日本制造商僅計劃增加1.3%的資本支出,低于去年的7.1%。豐田汽車的發言人Kayo Doi表示,去年豐田的日本國內資本支出約為5000億日元(約合42億美元)。這個數字略高于上一年度,但低于2007年的8630億日元,因為公司已經提高了成本效益。金融危機后,該汽車制造商在全世界暫停了新工廠建設。豐田在4月15日表示將在墨西哥和中國建設兩家新工廠。 在大阪機床公司,Takata表示,在那臺最古老的機器上面寄托了他的情感。那是一臺50多年前由DeVlieg Machine 在密歇根州制造的Spiramatic Jigmil臥式鏜銑床。“我沒有放棄這臺機器的計劃,”他說,“現在的問題是我自己會不會先于它報廢。”
后記在解決這個問題上,日本的很多企業將生產工藝的精細化作到極致,以節約生產成本,如豐田等。再有就是將零部件的加工制造放到工資相對低廉的海外,培育跨國的零部件供應商。目前,國內的很多傳統企業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如何利用目前國家促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政策,將我們的生產水平和能力提升一個臺階,將是我們下一步急需解決的問題。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