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簡稱亞投行)意向創始成員國提交申請的截止日期,至此,“亞投行朋友圈”已擴容至近50個國家,涉及亞洲、非洲、歐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地區。亞投行的創立,傳遞了一個重要信息:亞洲乃至全球基礎設施建設新一輪高潮即將到來。 “亞投行的成立將幫助亞洲成為緊密聯系的經濟發電站。”英國華威大學華威商學院教授卡邁勒·邁拉赫對亞投行和亞洲經濟的未來感到樂觀。 共享發展機遇 亞投行是由中國倡導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重點支持亞洲地區基礎設施建設。亞投行立足世界經濟最有潛力的地區——亞洲,聚焦區域內投資需求最迫切的領域——基礎設施建設。正是對這兩大熱點的準確把握,造就了亞投行的巨大磁吸力。 這不是一項短平快的形象工程,而是一項持續釋放紅利的實惠工程。亞開行的報告顯示,2010年—2020年間,亞洲國家基建投資的資金需求是8萬億美元,普華永道則預計該地區基礎設施市場或在未來10年間實現年均7%至8%的增幅。 而亞開行每年投放的基建貸款僅有100多億美元,私人部門能提供的也僅有1500億美元。以2003年為例,亞開行共向亞太地區批準發放了210.2億美元的開發性貸款,其中能源、運輸和信息通信技術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占據60%。 如今,亞投行給這個難題的解決帶來希望,更重要的還在于,這些建設本身不僅利好所在國,由于基礎設施往往牽涉規模龐大的上下游產業鏈,還會讓國際社會分享巨量的經濟利益,有助于推動全球經濟復蘇。 根據中國的經驗,基礎設施投資每增加1元,就能帶動GDP增長2.4元,拉動社會投資需求3.8元。如果亞投行未來能夠充分帶動這些投資,按照這個比例推算,就意味著將主要給亞洲帶來20萬億美元左右的GDP增量,這接近于亞洲當前的GDP總量。 如此看來,建立亞投行對于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域內域外國家都是共贏選擇,不僅對于澳大利亞、巴西、俄羅斯、非洲等資源國家而言是一個福音,對于擁有高質量機電裝備、高新技術和強大施工能力的發達國家,如德國、英國、法國等國企業,也是巨大機會。 而亞投行的代表性和含金量越來越高,已經完全超越了亞洲,走向全球,也彰顯了中國日益提升的國際影響力。 助力亞歐互聯互通 值得注意的是,亞投行并非“單獨行動”,亞投行與絲路基金、“一帶一路”甚至是上合組織都有緊密聯系。亞洲基礎設施建立之后,以亞歐互聯互通為目標的“一帶一路”才能順利推進。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何立峰強調,在推行“一帶一路”戰略實施的過程中,應把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作為優先領域;建議沿線國家把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作為突破口,逐步形成連接亞洲各區域以及亞非歐之間交通運輸網絡。 多位中歐經濟學者也表示,亞投行關鍵作用之一在于為中國“一帶一路”構想提供投融資支持。 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服務貿易研究所所長李鋼則表示,中國已經具備資金、技術和人才相關的硬實力標準,而歐洲國家加入到亞投行將會帶來更具經驗的監管措施和規則制定,為實現“一帶一路”構想提供更多動力。 除此之外,業內人士也分析指出,非區域內歐洲國家積極加入亞投行也有看好人民幣國際化的考慮,“歐洲已經將亞投行看作人民幣國際化的新戰線”。 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國際經濟合作室主任張建平指出,加入亞投行的發達國家,如英國、澳大利亞等,都希望借助人民幣國際化帶來的機會增量,發展本國經濟。 “‘一帶一路’及中國未來對外投資無疑會較多使用人民幣并促進人民幣國際化,而加入亞投行也將促進各國金融市場的人民幣離岸業務發展。”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黃少明分析道。 基建競爭格局或起變化 按照相關規劃,在“一帶一路”這個宏大戰略中,交通建設是先行官,首先擴展至周邊國家,然后以三個方向朝世界各地推展。而隨著交通的開拓、道路的擴展,其他與之相關的基礎設施與產業投資也將逐步跟進。 統計顯示,全國各地與“一帶一路”相關的擬建、在建基礎設施規模已經達到1.04萬億元人民幣。另據麥肯錫研究員估算,為了維持經濟增長,到2030年全球在道路、電力以及水力等方面的投資至少有57萬億美元。 如此巨大的基礎建設投資,勢必產生大規模的原材料與工程建設需求。就中國而言,由于水泥、金屬、塑料等產能巨大,又擁有高素質的建筑施工大軍,施工單位實戰經驗豐富,勞動力價格低廉,因此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比如,中國一直鼓勵鐵路相關企業走出去,并積極向周邊國家展示中國的高鐵技術。但鑒于有美日主導的亞開行的金融優勢,日本一直是中國在亞洲市場上的主要競爭對手。而現在隨著亞投行的出現,情況或將發生新變化。 搭乘亞投行倡議的順風車,中國高鐵“出海”出現新的重大進展。3月28日,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在博鰲亞洲論壇上透露,中泰已經簽訂高鐵合作協議,中老鐵路正在加緊推進,中國還將積極參與新馬高鐵的競標。 近年來,高鐵市場不斷發展且前景被普遍看好。全球高鐵市場2013年時有1023億美元的規模,到2014年即躍升至1120億美元,預期這一市場在2019年將會達到1334億美元。 面對誘人的市場規模,亞歐各國自然“虎視眈眈”,意欲加入競爭。而亞投行的出現適逢其時,無形中提升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競爭力。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