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商會最新發布的中國《2015 年度商務環境調查報告》也對服務型企業的增長機會給予了積極評價。報告指出,隨著中國致力于經濟改革和可持續發展,企業需適應中國商業環境不斷演變的挑戰。相較于資源和工業企業,服務型企業對增長機會持更樂觀的態度。 “三分之一的美國企業從本地設計、開發或定制產品和服務中獲得的收入占到了他們在中國業務總收入的一半以上。”報告指出,考慮到中國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和國內消費的上升,不斷壯大的中產階級和進一步的城鎮化所釋放的積極信號,商會的會員企業仍看好中國市場。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認為,隨著中國制造業自身的發展,外商在華制造業的優勢逐步喪失,退出低端制造業轉向高端制造業、轉向對技術要求較高的服務業是外資適應中國經濟發展的必然。 對于服務業未來吸引外資的潛力,商務部發言人沈丹陽在1月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目前,中國服務業領域面臨著供給不足、競爭不充分,“大門開,小門不開”,準入門檻偏高等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積極穩妥來擴大開放。從以往的經驗看,適度擴大開放、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和先進服務理念,將有利于擴大服務的供給,激發國內服務業的發展活力。” 在華外資企業將迎來“白銀時代” 對于引資的未來形勢,沈丹陽在2月16日的例行記者會上指出,目前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國際引資競爭日趨激烈,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給我國今年吸收外資工作確實帶來一些困難和挑戰,考慮到我們較強的引資綜合競爭力,這個基本面并沒有發生重大變化。 數據顯示,2014全年中國利用外資規模穩中有進。外商投資新設立企業同比增長4.4%;實際使用外資金額同比增長1.7%,連續23年保持發展中國家首位。 “預計2015年全國吸收外資規模還將保持穩定。無論如何,我們對中國吸收外資在全球名列前茅還是充滿信心的。”沈丹陽指出,一方面,中國發展潛力巨大,基礎設施完備,產業配套能力強,綜合競爭力仍有優勢。另一方面,十八大以來,中國政府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加大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護。 沈丹陽表示,新的一年,我們會深化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改革,統一內外資法律法規,促進投資環境透明化和便利化。將修訂并發布《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大幅度縮減外商投資的準入限制。將推動相關部門提高依法行政和執法水平,對外商投資企業同等保護、公平執法。還將及時了解和回應外商對外資環境的關切,維護投資者和企業的合法權益。 “據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14年世界投資報告》,在2014—2016年最具前景的東道國經濟體里,中國仍位居首位。”沈丹陽介紹。 中美商會發布的《2015 年度商務環境調查報告》也對繼續對華投資展現出信心。報告指出,盡管在中國開展業務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多,但超過60%的企業仍將中國視為全球三大投資重點之一,外資企業將繼續調整在華運營以適應環境。他們認為,向全新經濟模式的轉變雖然艱難但最終定會成功,外資企業也將獲得更為公平的待遇。 高速的經濟增長,低成本的投入,較低的市場競爭等這些不可復制的有利條件長期以來支撐了外資企業在華的“黃金時代”。2014年9月,在《歐盟企業在中國建議書2014/2015》的發布會上,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說:隨著中國全面深化改革的展開,在華外資企業將迎來一個長期且可持續的“白銀時代”。 “如果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能夠達到6%-7%,中國龐大的經濟規模仍然能保證無限的商機,”伍德克展望,“對歐盟商會來說,這意味著一個現代創新和以市場為導向的全新發展時期。”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