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由中國中鐵裝備集團依托國家“863、973”計劃自主研制的直徑8.03米全斷面巖石掘進機(TBM)在鄭州下線,該設備廣泛適用于鐵路、公路、水利、國防建設等領域,設備研制成功是我國高端裝備制造領域的一項重大技術進步,標志著我國巖石掘進機(TBM)技術已躋身于世界第一方陣,并將大大提升我國山嶺隧道施工自動化、現代化水平。 在我國,習慣上將用于軟土地層的隧道掘進機稱為盾構,將用于巖石地層的稱為TBM。它是采用機械、電氣和液壓領域的高科技成果,是集掘進、支護、出渣、運輸于一體的成套設備,具有快速、經濟、安全、環保、自動化、信息化程度高等特點。長期以來,我國巖石掘進機(TBM)完全依賴進口、核心技術受制于國外制造商。為打破這一局面,國家科技部將敞開式TBM列入“十二五”國家863計劃和973計劃進行研究。 作為行業領軍者,中國中鐵裝備集團始終以振興民族工業為己任,響應國家號召,立足自主創新,趕超世界先進技術,以國家“863、973”項目為依托,聯合浙江大學、天津大學、石家莊鐵道大學、鄭州大學、中鐵隧道集團等,成立專項課題組,產學研相結合,攻克多項技術難題,歷時24個月,成功研制出直徑8.03米的敞開式TBM。公司董事長李建斌興奮的說,這是中鐵裝備在相繼完成了復合地層盾構、穿江越海泥水盾構、矩形盾構等高端裝備之后,又一重大技術突破,我們在用實際行動踐行習總書記視察中鐵裝備時提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的重要講話精神。 公司總經理譚順輝介紹,巖石掘進機(TBM)的成功研制對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特別是對我國高端基礎元器件的產品升級和產業發展,如大型精密軸承、大型高精度傳動零部件、液壓元器件、新型傳感器、智能控制系統等,都將為其提供應用和發展平臺,以此逐漸形成我國TBM設計制造的新興產業,為國家基礎建設與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公司總工程師王杜娟說,此臺設備突破了TBM整機多系統協調控制集成技術,硬巖環境下高效破巖的刀盤高強度、非線性布置、小刀間距設計技術,不良地質條件下的高效、安全、快速支護系統設計技術,復雜多變地質條件的TBM三維激發極化超前地質探測預報技術等多項技術難題,并將投用于吉林省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工程項目。這些將為我國國防建設、鐵路、公路、水利、水電、石油、天燃氣管道、海底隧道等隧道開挖提供積極示范。 據了解,目前,我國已是TBM需求最大國家,占全球需求總量的50%。大直徑、大埋深、長距離全斷面隧道工程越來越多地采用TBM施工。據業內人士預計,未來20年內,國內市場對掘進機的需求將達到200臺左右,價值將超過400億元。 另訊:當日,在中國中鐵裝備集團召開了全斷面巖石掘進機(TBM)先進技術交流會。國家科技部原高新科技司副司長李武強,中國科學院院士程耿東,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華勇,中國工程機械協會副會長、秘書長蘇子孟,中國工程機械協會掘進機分會會長俞琚,以及來自吉林省中部城市供水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國內高校的80余名領導專家齊聚中鐵裝備集團,共同研討TBM前沿技術。研討會由中國中鐵裝備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建斌主持。 中鐵裝備副總工程師、設研總院院長卓興建作了“863、973”大直徑巖石掘進機(TBM)技術匯報,該臺TBM在硬巖環境下高效破巖的刀盤高強度、非線性布置、小刀間距設計技術,不良地質條件下的高效快速支護系統設計技術,超前地質探測預報技術等3項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石家莊鐵道大學杜立杰教授作“TBM工程規劃和TBM選型設計中的幾點思考”專題報告,中南大學夏毅敏教授作“TBM刀盤設計方法及其工程應用”專題報告,港鐵軌道交通公司副總經理張自太也作了相關學術報告。與會領導和專家認為,中鐵裝備為我國重型裝備制造業發展做出了貢獻,自主研制的TBM有不少技術創新,甚至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將我國山嶺隧道施工技術和裝備水平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