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中國汽車市場的銷售形勢日趨嚴峻、乘用車市場的銷量增長大幅收窄的情況下,自主品牌乘用車卻開啟了“逆襲”模式。 日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了最新數據:1~11月,乘用車銷量為1868.13萬輛,同比增長5.89%;其中,自主品牌乘用車銷量為767.83萬輛,同比增長14.12%,遠超乘用車市場整體增速。從銷量結構上看,乘用車的銷量增長絕大部分是由SUV帶動,而在SUV市場的增長中,自主品牌SUV則占據了主導地位。 “自主品牌的逆勢增長是出于SUV市場的火爆,而反過來,自主品牌SUV的熱銷也帶動了SUV的增長,二者有相輔相成的關系。以當前的市場情況和政策促進作用來看,預計這樣的趨勢至少能維持到明年下半年,不過隨著外資品牌SUV的進一步下探和政策效果的逐漸減弱,自主品牌SUV很可能會隨即面臨很大的壓力!比珖擞密囀袌鲂畔⒙撓瘯貢L崔東樹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一枝獨秀 無論是在增幅不斷放緩的乘用車市場,還是在整體“逆襲”的自主品牌市場,SUV都可以說是一枝獨秀。 數據顯示,在前11月乘用車5.89%的同比增長中,轎車銷量減少了69.5萬輛,同比下滑6.3%;MPV銷量增加了13.43萬輛,同比增長7.9%;SUV產品的銷量則增加了183.43萬輛,同比增長51.1%。而在自主品牌乘用車14.1%的同比增長中,各細分市場的表現基本與乘用車市場整體形勢一致:轎車銷量同比下滑11.8%,MPV銷量同比增長11.1%,SUV同比增長高達82.8%。 由此不難看出,SUV市場勢頭不減,在整體銷量中依然起到明顯的帶動作用。而其中的一個細節是,自主品牌SUV前11月的增長速度,超過SUV市場整體30%,是其中的絕對主力。因此,在SUV細分市場中,自主品牌以289.68萬輛的累計銷量占到了市場份額的53.4%,較去年同期提高了9.3個百分點。 受益于此,自主品牌不僅獲得了整體銷量的逆勢猛增,在各國乘用車中也難得地體現出了領增態勢。1~11月,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再度提升3個百分點至41.1%,而同期除日系品牌的市場份額提升了0.4個百分點之外,德系、美系、韓系和法系品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至此,在與SUV市場互相促進的作用下,自主品牌已經一掃此前市場份額同比“十二連降”的頹勢。 “自主品牌很好地把握了這一輪SUV的增長熱點,即A級及A0級SUV。伴隨著城鎮化的發展,SUV市場的購買需求更多地集中于二線以下城市,且消費群體的價格預期通常在15萬元以下。由于外資品牌的SUV產品并沒有大規模地下探到這一領域,為自主品牌SUV銷量的迅速增長提供了一定的發展空間。”崔東樹分析稱,“此外,自主品牌SUV也是1.6L及以下排量乘用車購置稅減半政策的主要受益產品之一。” 各自備戰 在自主品牌整體逆勢增長之下,各自主品牌車企也都獲益匪淺。 從相關車企的官方數據來看,1~11月,長安汽車自主品牌SUV銷量為32.32萬輛,同比增長128.37%;長城汽車SUV產品銷量為62.01萬輛,同比增長35.36%;江淮汽車SUV產品銷量為21.99萬輛,同比增長307.13%。而在SUV前11月的銷量前十位排名中,長城汽車的哈弗H6、H2,江淮汽車的瑞風S3,長安汽車的CS75、CS35,奇瑞瑞虎、北汽幻速等自主品牌SUV車型占據了其中的七位。 盡管如此,對于這一優勢還能維持多久,業內人士的看法普遍不甚樂觀。一方面,自主品牌的SUV產品主要集中在A級及以下市場,隨著各品牌的加速投放,“內斗”不斷升級,雖然各企業都在嘗試向高端突圍,但仍未有實質性突破;另一方面,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產品下探已經成為外資品牌的主要策略之一,再加上今年的“官降”潮,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導致自主品牌向高端突圍的計劃受阻,更使得SUV產品在定價上持續“走低”。 這樣一來,短兵相接幾乎已經近在眼前。而自主品牌車企,也已經在產品層面積極備戰。 據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透露,2016年,長安汽車將投放15款新車,涵蓋轎車、SUV、MPV及新能源汽車市場,其中,入門級SUVCS15和大型SUVCS95將分別在年初和年底上市。而東風旗下的東風風行品牌計劃在明年4月的北京國際車展上推出首款7座SUV風行SX6,東風風神的AX5預計于明年第四季度上市。此外,北汽紳寶也將迎來“SUV大年”。 按照崔東樹的預測,至明年下半年,自主品牌SUV的高速增長趨勢將逐漸放緩。而以當前自主品牌車企的產品計劃來看,基本上主旨仍在于“守住”A級以下SUV市場,這雖然能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保持增長態勢,但這顯然并非長久之計。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