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起爐灶? 4月8日,博通股份一紙公告,將公司法定代表人由原公司董事長韓東升變更為張勁峰。至此,曾擔任博通股份董事及持有博通股份20.4%的大股東西安經發集團總經理助理的張勁峰,將擔任博通股份董事長、法定代表人。 兩周后,博通股份發布的2013年股東大會決議公告中進一步披露,公司名稱亦將進行變更。4月23日,博通股份宣布,《博通股份關于變更公司名稱和相應修訂公司章程的議案》已獲股東和代理人所持有效表決權股份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基于此,博通股份公司全稱將由“西安交大博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西安博通資訊股份有限公司”,而接下來,博通股份的經營層將開始辦理公司新名稱及新名稱的預先審核工作。 不僅如此,在公司結構體系整體梳理方面,博通股份亦在深化調整,開始逐步剝離非主營業務,是短期內突出公司主營業務優化和整合梳理資源的有效途徑。博通股份一系列深化調整的關鍵意義在于,在臨近此前披露的“三個月內不進行重大資產重組”期限之時,層層推進的整改措施,令資本市場因博通股份可能再次被陜汽借殼而重拾信心。 盡管近期博通股份動作頻頻,但業界普遍的看法是,潛在的重啟重組對博通股份僅是一廂情愿。事實上,博通股份與陜汽重啟重組的可能性已微乎其微。5月中旬,一位陜汽集團內部人士明確表示:“博通股份的法人變更、公司變更等一系列事項,與陜汽方面的重組和上市并沒有任何關系。從終止重組后到目前為止的幾個月時間中,陜汽集團與博通股份之間并未就資產重組事宜有任何接觸,而陜汽集團方面已開始重新籌備新的上市方案。” 據陜汽方面透露,眼下在陜汽集團的重組上市規劃中,可供陜汽集團借殼上市的殼資源方面,已有三家殼公司進入陜汽集團選擇范圍。雖然沒有否認放棄博通股份,但博通股份重起爐灶的可能性極低。 尚待破局 “陜汽整體上市沒有時間表。具體什么時間上,以什么方式上,還有待討論。”陜汽控股投資和資本運營總監兼證券部部長張育安如是表示。 而事實上,在與博通股份剝離借殼上市的互利關系以后,陜汽上市之路也將重新考量,但上市之路可能要比此前預想的更加漫長。如若通過提高陜重汽外的其他業務集聚優勢資產,上市時間至少也需要3~5年之后,甚至更長。 目前陜汽集團整體上市方案仍在初步篩選和論證階段,并沒有確定上市路徑。據了解,不排除IPO上市和借殼上市;上市方式也在A股上市、H股上市和AH股上市中全面論證。但無論采取何種路徑、采用哪種方式,都繞不開濰柴動力這道坎。 眾所周知,陜汽集團核心利潤來源于陜重汽,而陜重汽的控股權在占比51%的濰柴動力手中。所以陜汽集團的上市處于一個兩難境地:如果不把陜重汽放入上市公司,陜汽集團的上市就沒有意義;但如果要爭取陜重汽控股權,就繞不開濰柴動力。因此,打算上市的陜汽集團如何解決與濰柴動力之間的股權問題,或是陜汽集團真正走入資本市場的前提。 但在事實上,陜汽集團與濰柴動力之間的股權關系難有突破。陜重汽的調整僅限于業務層面,不會涉及陜重汽股比調整。在陜汽集團計劃中,陜汽與濰柴動力的股權關系是不會改變的。股權比例的問題不僅是兩家公司,更是兩家公司背后兩地政府之間的博弈,其中已經在很多條條框框之中找好了平衡點,不會輕易做出退讓。 “雙方爭來爭去這么多年,底線其實都很清楚,陜西省政府重視汽車行業不會讓省內惟一重點車企為他人掌控,而身居大股東地位的濰柴動力同樣不愿輕易放手。目前陜重汽兩家制衡和紛爭這樣的狀況延續下去,對雙方都沒有好處,若陜汽能給予濰柴動力在現有股權收益基礎上更高的補償,濰柴動力退一步也未嘗不可。”一位資深汽車專家如是說。(一川) 中國鍛壓協會為促進行業更好的發展,增加采購商與供應商的面對面直接溝通機會,定于2014年9月17-18日舉辦全新一屆國際鍛件、沖壓件、鈑金件零部件采購會。供應商名額有限,有意者請速報名!咨詢電話:010-68465045。網址:http://caigouhui.duanxie.cn。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