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的汽車市場增長速度大致相當于GDP增速的1.5倍,也就是說,若中國未來GDP能達到年均7%,汽車市場的增長規律值就基本能夠實現。 5月20日,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開發部主任徐長明在一個主題為“傳承與突圍”的自主品牌發展論壇上表示,中國乘用車市場還將以10%的速度再增長10年,汽車消費升級將成為汽車市場發展的一個大的趨勢。 徐長明認為,10%的增長對自主品牌的好處大于對合資品牌的好處,因為多數合資品牌目前生存沒有問題,而中國品牌以現在的規模還不足以支撐其生存下來,但如果未來增長能跟上整體市場擴大的速度,就有機會達到適應生存的規模;而消費升級對于自主品牌來講則需要辨證看待,若跟得上趨勢就能發展好,若跟不上則威脅大于機遇。 乘用車市場:10%的速度增長10年 對于中國汽車市場未來的發展速度,業內有很多爭議,也有聲音認為徐長明對市場的預計“太樂觀”,而徐長明解釋,之所以認為未來乘用車市場還會以10%的速度增長,源于其對汽車成熟國家的市場發展歷史所做的研究。 根據研究,發達國家汽車市場的發展都經歷過兩個快速增長階段,第一階段叫高速增長期,第二個階段叫平穩快速增長期,這兩個階段是以千人汽車保有量為標準劃分的。 從千人5輛汽車到千人20輛汽車是發展最快的階段,即高速增長期,在這一階段期間,比較對象國的汽車市場增長率都能達到年均30%,持續的時間大概在5年左右,日本和韓國都是花了5年時間完成高速增長期,日本的高速發展期是1960~1964年,增速是35.8%,韓國的高速增長期是1981~1985年,增速是25%;而我國用了2001~2008年這8年的時間完成高速發展期,年均增速是30.4%。 到了第二個階段,即平穩快速增長期,市場的增速比第一個時期大概下降10%左右,且持續時間比較長,大概在10年。日本的平穩快速增長期是1965~1973年,年均增長率是22%,韓國的平穩快速增長期是1986~1997年,年均增長率是20%。徐長明推斷,我國的平穩快速增長期大概需要15~16年的時間,年均增速在13%~15%。 10%的汽車市場增長速度大致相當于GDP增速的1.5倍,也就是說,若中國未來GDP能達到年均7%,汽車市場的增長規律值就基本能夠實現。根據北京大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以及社科院近期的幾項研究推測,我國GDP未來10年的增長率大概在6%~8%。 徐長明表示,未來中國完全有動力支持經濟增長維持7%的水平。未來我國整體經濟發展的需求動力主要來自工業化和城市化。
就工業化而言,我國現在的工業化進行到中期階段,也稱住行經濟階段,住和行是主要的消費支出點,根據發達國家的發展經驗和我國的經濟發展特點,該階段至少要持續到2020年,該時期的規律就是大規模的重工業發展,鋼鐵、水泥、化工、汽車、船舶、機械、煤炭等跟住和行高度相關的產業都會發展,同時與“行”有關的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機場港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也將是在這一時期完成。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