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國、俄羅斯等國家相比,我國核電起步較晚。然而,我國充分發揮后發趕超優勢,吸收引進大量國外先進技術,使我國核電技術水平得到大幅提升。2012年10月,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要按照全球最高安全要求新建核電項目,新建核電機組必須符合第三代安全標準。更高的安全標準,促使我國核電重點企業在第三代核電技術創新方面不斷發力。 近年來,我國加緊對第三代核電技術的研究及應用,其中三門核電1號機組采用了全球首臺第三代先進壓水堆AP1000機組。目前,我國已率先掌握第三代核電五大核心技術,其中包括關鍵設備大型鍛件制造、模塊化設計與制造、核電站核島筏基體積混凝土一次性整體澆注、核島鋼制安全殼底封頭成套制造技術等。 中投顧問新能源行業研究員蕭函認為,2014年是核電行業發展的關鍵一年,盡管多重爭議仍將長期存在,內陸核電是否重啟的探討也不會停止,但核電行業的發展態勢依然可期,產業鏈條蘊藏的巨大市場容量會逐步釋放,2014年中國核電企業將“悶聲發大財”,諸多上市公司的營收狀況會有所改善,財務報表、股價走勢都值得期待。 國外市場:走出去開拓海外市場已經成為管理層的共識,國家領導人在出訪歐盟時多次推銷中國核電技術,由此可見中國核電產業的綜合實力已經非常強勁。加之我國核電行業尚未出現過大規模的核泄漏事故,核安全的擔憂相對較小,中國核電在業內的形象比較良好。同時核電設備國產化的比例大幅提升,核電企業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對成本控制比較到位,這給中國企業海外拓寬市場提供了底氣,2014年核電巨頭有望在歐盟獲得更多機會。 國內市場:國內核電產業暫時不會受到抑制,治理霧霾工作十分緊迫,核電作為清潔能源、高效能源必然受到重視,中國核電項目利用效率會大幅提升,在建項目的施工進程也將提速,今年沿海核電項目會釋放更多的產業機會,來自產業鏈條各環節之間的競爭也會更加激烈。盡管內陸核電尚未重啟,但是國家層面恐逐漸松動規劃政策,“十三五”中國核電產業發展總思路會有明顯調整。 中投顧問《2014-2018年中國核電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核電站只需消耗很少的核燃料,就可以產生大量的電能,每千瓦時電能的成本比火電站要低20%以上。核電站還可以大大減少燃料的運輸量。例如,一座100萬千瓦的火電站每年耗煤三四百萬噸,而相同功率的核電站每年僅需鈾燃料三四十噸。核電的另一個優勢是無污染,幾乎是零排放,對于環境壓力較大的中國來說,符合能源產業的發展方向。 核電作為一種技術成熟、可大規模生產的安全、經濟、清潔的能源,在我國的遠景規劃中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預計到2015年,運行核電裝機達到4000萬千瓦,在建規模1800萬千瓦;到2020年我國在運核電裝機達到6000萬千瓦。(兵工廠)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