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得主羅伯特 索洛在剛剛出版的《100年后》書中寫道,100年后我們可能生活在“經濟的噩夢中,在這個噩夢里機器人從事所有生產活動,包括生產機器人”。 現在看來,我們正接近羅伯特預言的這個“經濟噩夢”。機器人在工廠中開始無所不在,它們正參與制造著各種各樣的產品,包括汽車、石油化工、工程機械、紡織品等。 “機器換人”在我們這個全球最大的制造業國家快速升溫。轉型以自動化為基礎的智能制造似乎成了很多企業的必然選擇。早在兩年前,代工業巨擘富士康就提出了百萬機器人計劃。如今,格力、美的、海信、海爾等國內家電巨頭也紛紛開始引進機器人自動化流水線,投入以幾十億元計。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也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中小型制造企業已經或正打算進行自動化改造。而且,很多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了《“機器換人”專項行動實施意見》。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數據,中國是全球發展最快的工業機器人市場,2005至2012年,全球工業機器人的年均銷售增長率為9%;而同期中國機器人銷售量平均每年增加25%。該聯合會預測兩年后中國可能會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 是什么導致大規模的“機器換人”?種種跡象表明,在越來越多的行業中,“機器換人”已經逼近或超過行業爆發增長的臨界點。這個臨界點的位置,取決于投入和產出的平衡。勞動力短缺越來越嚴重的情況下,人力成本在產出效率增長有限的情況下越來越高;而隨著技術改進,機器變得更加智能,成本越來越低,產出效率越來越高,這使得“機器換人”的收益也就越來越大。這個趨勢繼續發展下去,企業能夠看到的好處正越來越多。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積累了50年的機器人技術之后,現在已經呈現出某種爆發式發展的跡象。隨著谷歌等科技巨頭的大力投入,正像科學發展中的“摩爾定律”那樣,機器人技術完全可能遵循“摩爾定律”,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行突破。這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地球經濟的格局。 (兵工廠)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