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 ,在日前發給經濟導報記者的郵件中表示,從最新研究報告來看,隨著未來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深化,中國各行業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需求將陸續顯現。 談及智能制造,不得不提起工業機器人。在這方面,有制造業企業早已進行探索。 根據媒體報道,從今年的最新情況來看,深圳富士康廠區部分一線生產崗位上,機器人(手)操作代替人工操作的比例高達70%,而且機器人在整個企業的使用數量仍在增加。另有消息稱,富士康將與谷歌進行合作,研發用于產品組裝的機器人。 將目光投向“機器人戰略”等智能制造的不僅有富士康。面對當前人力成本上升以及“用工荒”等問題,一些中國制造業企業已開始考慮智能化升級,智能制造也在逐漸得到中國企業的認可。 不過,在德勤中國制造業主管合伙人董偉龍看來,“中國制造業現階段的產業結構在某種程度上抑制了智能制造的需求:中國制造業高端生產所需的零部件與產品依賴進口,國內生產仍以中低端產品為主,對高端的智能裝備需求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延緩了智能制造的發展;而長期以來,較為低廉的人力成本形成成本洼地,企業使用智能化設備替代人工動力不足。” “但隨著中國產業結構、勞動力結構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企業會意識到智能應用的重要性,從而主動建立和加強有關智能制造應用體系的戰略思維和規劃,市場需求也會逐步釋放。”董偉龍說。 在分析人士看來,對于我國剛剛起步的工業機器人行業,未來也是發展的黃金時期。據了解,“十二五”期間,我國年新增工業機器人供給量將超過1.5萬臺,年增長速度在50%以上。到2015年,國內工業機器人年供應量將超過兩萬臺,保有量將會在13萬臺以上。 相較于西方國家競爭企業,中國智能設備制造企業擁有占據絕對優勢的產品價格,調研顯示,77%的智能應用企業認為國內企業的產品價格低或者性價比高。 但是,這也面臨著包括人才、核心技術和產業配套在內的艱巨挑戰,政策支持力度與企業需求之間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落差。相關調查也顯示,智能設備應用企業普遍對國內的設備供應商評價不高。另外,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是智能制造商業軟環境亟待改善的方面。 (兵工廠)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