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午,瓦軸集團精密轉盤軸承公司車間,正在生產現場維修設備的全國勞模、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數控維修電工仲雙宏攔住了記者:“你是來采訪于永剛的吧?” 的確!于永剛確實是個人物!瓦軸風電軸承是從零開始,是他帶著機組干出了名堂,打入了德國、丹麥等國際知名風機制造企業。 不到8點,于永剛就來了,他進入車間的第一件事就是擼起袖子,拿起儀表逐件測量夜班的產品,胳膊上縱橫交錯的劃痕,是每天12小時工作留下的紀念。徒弟李軍、趙玉林等人屏氣凝神肅立一旁,直到師傅露出滿意的表情才松口氣。趙玉林說:“師傅這人要求嚴格,容不得半點虛里冒套! “這批產品是為國電聯合動力配套的大兆瓦風電偏航軸承,訂單已排到來年3月份,用戶急要,天天來催,這幾天我們加班延點攆活兒。”于永剛說。46歲的于永剛是瓦軸集團精密轉盤軸承公司大線車磨工序帶頭人、機組長,高級工人技師,2007年與徒弟一起獨創大型軸承車磨一體化新技術,先后參與西門子公司配套產品加工工藝研發,硬車加工工藝研發以及5兆瓦、6兆瓦風電軸承加工工藝研發。 作為全球能夠全方位生產大兆瓦風電軸承的三家企業之一,自二季度起,瓦軸集團承接國內外知名風機制造企業的風電軸承訂單快速增長,國內、國外市場訂單均比去年同期增長了一倍多,成為拉動公司發展的重要一極,僅西門子公司便將全球市場65%的采購份額放到這里。為趕訂單,機組長于永剛帶著27名兄弟三班倒,每天要加工近60件大兆瓦風電轉盤軸承。 前不久,瓦軸集團為澳大利亞某礦山企業生產的直徑11米的世界最大噸位取料機軸承驚艷亮相,創造了12項中國第一,作為大軸承套圈加工者的于永剛機組功不可沒。剛加工時,沒有匹配的工裝和可借鑒的經驗,于永剛結合產品特點,琢磨著自己畫出工裝草圖。由于套圈剖分加工經常出現各種問題影響產品質量,他想出很多新點子,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和廢舊道具來降低生產成本。交貨時苛刻的澳方驗貨工程師表情嚴肅,拿著放大鏡看產品,愣是沒挑出毛病,臉頓時放晴了。 多年來,于永剛機組僅出現過3件不合格品,機組產品的一次合套率95%以上,特別是重點產品、“獵鷹計劃”產品更是達到了100%合套。澳鋼聯、日本住友、西門子等企業來驗收產品時,均一次性通過。 瓦軸集團董事長叢紅說,正是有了于永剛機組為代表的技術骨干力量,瓦軸集團有了追趕世界一流、后來居上的底氣,把培育新增長點放在突破高端軸承、突破國際市場上。近年來,瓦軸集團已成功研制了2000多種國外限制出口到中國的軸承產品,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代表了中國軸承工業的技術研發能力和產品制造水平。如今,瓦軸集團組建的中國軸承行業唯一的國家大型軸承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投入運行,加上國家級技術中心和通過國家實驗室認證委認可的軸承產品檢測試驗中心,正在持續帶動瓦房店軸承產業及中國軸承行業的發展。 一批小車工生逢振興大時代,與企業同呼吸共崛起,于永剛機組印證了這一點。(一川)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