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器市場份額為95%;電噴系統為100%;增壓器為95%;自動變速器為99%。”這是一組外商所占市場份額的數據,它驚人的反映出了外資嚴重地蠶食著中國汽車市場。數據來自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付于武的文章。其中談到中國汽車產業核心技術為何缺失時?他擲地有聲地說:“零部件不強,則產業不強。”是時候改變這種被動的局面了。11月中旬,廣州國際車展前夕,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宣布成立 “中國汽車零部件技術創新組織”,簡稱“G20”。“中國汽車工業到了應加強對核心零部件企業成長關注的時刻,沒有零部件的創新,汽車強國夢無從談起。 ‘G20’的成立能夠聚集細分領域龍頭企業的創新資源、突破行業發展技術瓶頸。”付于武堅定地說。 到了提升創新能力的關鍵時刻 1991年,“八五”汽車零部件規劃會議召開,針對汽車零部件行業散、亂、差的特點,提出要發展我國汽車零部件業“小巨人”的規劃。在當時,由于受到體制、經營管理水平、技術儲備等的限制,零部件“小巨人”們都沒有壯大起來。然而到了今天,零部件依然是我們汽車工業的軟肋,這是行業的共識。 今年2月,國家工信部對外表示我國將加快推進“工業強基”工作,計劃到2020年,在基礎材料、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先進基礎工藝和產業技術基礎這四個方面要躍上新臺階。 當前,我國汽車零部件工業的“四基”全面落后,關鍵技術領域均被外資企業壟斷。例如在汽車電子上, 電子芯片100%依賴進口,尤其控制電子均由外資控制;在高壓共軌、自動變速器等核心技術上依然不能產業化。“核心技術缺失,發展路徑不清、政策引導和支持力度不足等問題,造成了零部件嚴重滯后于整車發展,成為行業軟肋。”中國汽車工程學會零部件部副部“長馬立港說。隨著未來汽車越來越電子化、智能化,中國零部件企業將面臨巨大挑戰,企業轉型升級與結構性調整極為迫切。“我們已經到了大力發展零部件創新能力建設的關鍵時刻。”采訪中,付于武再次強調了這句 話。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倡導創立“G20”,并得到了企業的響應。據付于武了解,除了得到細分領域的20家龍頭零部件企業支持外,“G20”還得到了整車企業的支持。在會議當天,有4家整車企業參加了會議,分別是北汽、上汽、廣汽、一汽。整車企業給予的熱情支持能夠促進 更好的整零關系的形成。 集聚創新資源幫扶龍頭企業 據了解,目前我國零部件兼營企業有三萬多家,專營有一萬多家,具有一定規模的有六七千家。馬立港表示,先聚集龍頭企業,通過“G20”的平臺把創新資源向這些企業集聚,提供給企業共性與個性的服務。這是成立“G20”的初衷。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