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面對即將到來的機器人產業熱潮,國家發改委擬專門立項扶持機器人產業發展,工信部亦將組織制定我國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及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機器人這片巨大的藍海吸引了各路資本爭相涌入,今年以來已有逾50家上市公司并購或投資了機器人以及智能自動化項目。 國家擬立項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 在挖掘機生產線上,一個焊接機器人不僅可抵四五個焊工,還讓產品的使用壽命翻了兩番,售后問題減少3/4;在夜晚的街頭,排爆機器人“三目”炯炯有神,夜間識別率高達90%以上,可以清楚地拍下車牌號、駕駛人;我國自主設計的“大白鯊”飛行機器人正奔赴南極,將為中山站新機場選址進行冰蓋勘察……無論我們是否做好準備,一個毋庸置疑的事實就是機器人已經走出科幻電影,大步向我們走來。 據悉,國家發改委將專門立項扶持機器人產業發展。面對即將到來的機器人產業熱潮,廣州數控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何敏佳透露,國家馬上就會專門立項支持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何敏佳說:“現在已經批示了,由國家發改委搞一個專項來支持一批已經有產業基礎愿意進入這個產業的企業。” 工信部副部長蘇波表示,工信部將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引導行業發展,同時完善標準體系建設,組織編制我國機器人產業行業標準體系結構圖和標準明細表,加大對機器人產業的資金支持力度和政策扶持等方式扶持機器人產業健康發展。力爭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工業機器人產業體系,工業機器人行業和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高端市場占有率達到45%以上,基本滿足國際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工信部將組織制定我國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及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據統計,中國對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的需求正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長,并有望在2016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面對即將到來的機器人產業熱潮,國家發改委擬專門立項扶持機器人產業發展,工信部亦將組織制定我國機器人技術路線圖及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機器人這片巨大的藍海吸引了各路資本爭相涌入,今年以來已有逾50家上市公司并購或投資了機器人以及智能自動化項目。 工信部推八大措施扶持機器人產業 11月5日,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王衛明透露,工信部考慮從八大方面加強行業管理,進一步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 第一,組織制定我國機器人產業路線圖以及機器人產業“十三五”規劃。第二,按照戰略性新興產業標準化發展規劃的要求穩步推進機器人行業標準的編制工作。第三,加大對機器人產業的支持力度,支持重點行業用工業機器人及其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產業化和示范應用的同時,在明年的工業轉型工程當中設立機器人專項基金,來支持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的研發。第四,積極爭取新的政策支援,以鼓勵國產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和關鍵零部件的創新發展。第五,以建設產需對接平臺為重點,促進工業機器人的推廣應用。第六,探索建立機器人產業準入制度,引導各個地方根據自身條件,合理確定機器人產業發展模式和規模,有序地推進工業機器人區域差異化發展。第七,研究制定產業示范基地的評價標準,充分調動地方政府和企業的積極性,通過授牌、政策傾斜方式支持我國自主品牌機器人在有條件的地方集聚發展和推廣應用。第八,加強對機器人的宣傳和科普。 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達到36860臺,占全球銷量的1/5,與2012年相比增長41%。其中中國自主品牌企業的銷售量超過9500臺,占據市場逾1/4份額。王衛明表示,整體來看,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有了快速的發展,但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2013年,我國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還是以中低端的三軸、四軸機器人為主,高端的六關節軸機器人占比還不足6%。其它國家的多關節機器人占到全國工業機器人銷量的比重已經到了62%,自主品牌的產品還遠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的發展要求。 逾50家公司搶灘機器人制造 目前,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在行業需求、景氣度和催化劑等多個層面不斷超出預期,促進相關公司的機器人產業鏈布局不斷向縱深演進,中國裝備智能化步伐也隨之同步提速。可以預見的是,機器人時代已近在眼前。 這片巨大的藍海已經吸引各路資本爭相涌入。而擁有相對雄厚資金實力的上市公司更是不甘落后,紛紛上演“機器人總動員”。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今年以來兩市已有逾50家上市公司并購或投資了機器人、智能自動化項目,其中八成公司屬于首次涉足機器人業務。當中包括均勝電子、亞威股份、新時達、林州重機、上海機電、秦川機床等。 不少上市公司公司陸續展開機器人及自動化項目的并購。新時達在今年定增收購“眾為興”100%的股權,眾為興已掌握了運動控制整體解決方案的核心技術,部分產品被富士康、歌爾聲學等客戶應用于高端消費電子產品及國家重點工程項目。亞威股份則選擇與庫卡控股公司Reis合作,將制造銷售全系列線性機器人和水平多關節機器人產品。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目前A股直接擁有機器人概念的上市公司接近60家,這些公司受到了投資者的熱烈追捧。正宗的A股機器人概念股——機器人自2012年7月至今累計漲幅達3.5倍;新時達并購機器人項目后,股價連拉7個漲停;涉足機器人業務的東方精工在今年以來漲幅高達208%;三豐智能從今年4月份至今股價翻番。 在我國機器人市場上,瑞士ABB、德國庫卡等外資企業占據主導地位,銷量占比在70%以上,而國產機器人只占1/4的市場。并且,國產機器人的三大核心零部件,過去也長期依賴向外資購買。隨著市場容量不斷增長和各種政策的支持,國產機器人的追趕步伐非常快。機器人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曲道奎介紹,截至今年9月國內機器人企業約420家,各省市在建機器人工廠超過30個。 根據國際機器人聯盟預計,201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年裝機量將超過日本達到3.2萬臺,占到世界總量的20%,未來30年中國機器人市場將至少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長,而今年中國將一躍成為全球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的最大市場。 分析人士表示,機器人尤其是智能機器人,在新一輪發展中將成為極具前景的新興產業,其投資機會將長期存在。而在智能機器概念股布局方面,中長期投資正當時。目前,國內機器人產業在單體以及核心零部件仍然落后于日本、美國、韓國等國家,而在系統集成應用等方面則受益工程師紅利,具備顯著成本優勢。基于集成優勢+單體劣勢短期難以改變,重點推薦在核心技術和集成應用方面具備先發優勢的機器人、博實股份,正在攻克核心零部件的上海機電,以及具備良好轉型基礎的慈星股份等三類公司。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