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不斷創新 工程機械行業經過“七五”至“十一五”幾個五年規劃的發展,行業技術改造和引進取得巨大成績。行業打造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上與國際知名品牌形成了競爭格局。 高端的起重機裝備年銷售收入比例進一步增加。近年來,以徐工集團、中聯重科、三一集團等為代表的本土企業,紛紛推出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的大噸位履帶及全地面起重機產品,并且徐工、三一、中聯研制的全球領先的3600噸、3200噸履帶式起重機產品以及1200噸、2000噸級全地面起重機,分別成功應用于核電工程中起重要求最大的反應堆穹頂吊裝、石化行業最重的加氫裂化反應器的吊裝及海洋、風電、軍工等項目的施工。 以柳工、山推、廈工、龍工、徐工、臨工、國機重工、福田雷沃、成工、晉工、宣工等為代表的骨干企業,大型高端產品銷售收入的比例明顯增加。2012年,雖深受國內外經濟下滑的影響,鏟運機械產品銷售量仍達到了173692臺。 以安徽叉車集團和杭叉工程機械集團為代表的中國叉車制造業,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樹立了自主品牌,并且牢牢把握住了中國市場。2012年,我國出口各類叉車97042臺,中國成為世界叉車第一制造大國。 國產混凝土機械的技術水平、產品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其中高端產品年銷售收入為世界第一。近二十年來,行業企業通過海外并購國際知名混凝土企業,不僅取得了行業先進技術及國外優質品牌,而且拓展了海外營銷渠道。2008年,中聯重科通過與世界第三大混凝土生產企業意大利CIFA協同融合的成功經驗,運用技術和資本優勢,取得了快速發展,在技術實力得到鞏固的同時,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也獲得突破。2012年1月,工程機械行業企業三一集團斥資收購全球混凝土機械巨頭普茨邁斯特,2012年7月徐工機械以2.2億歐元總投資完成了對德國混凝土巨頭施維英52%控股權的交割。2012年中國各類混凝土機械產品出口國際市場達765217臺套(含混凝土振動棒),中國成為混凝土機械最大的市場,世界混凝土機械市場競爭格局因中國企業的崛起而改變。
在工程機械行業產品中,挖掘機被稱作工程機械“皇冠上的明珠”,歷來是工程機械各類產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但是國內挖掘機市場長期以來基本被外資品牌壟斷。面對外資品牌獨大的格局,中國本土企業奮起反擊,以三一重工、柳工股份、中聯重科、徐工集團、玉柴重工、山河智能等為代表的民族品牌挖掘機制造業,進行整機集成創新,民族品牌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國產品牌的挖掘機產品國內市場份額持續上揚,至2012年外資品牌市場占有比例已由過去的81%下降到50%左右。其中三一挖掘機從2011年起,連續兩年實現國內銷量第一,打破了中國挖掘機市場幾十年來外資品牌獨大的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