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中小企業比較困難。和大企業比,小企業雖然有獨特的優勢,但也有自身的劣勢。中小企業在資本占用、生產資料占用方面處于劣勢,過去靠廉價勞動力與大企業競爭,隨著勞動力成本上升,對中小企業、勞動密集企業影響越來越大,怎么破解這個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對此,景曉波建議,行業企業要認真查找自己的敏感因素,積極有效應對。要在取與舍中找到平衡,在互相比較中找到優勢,在應對困難工作中找到新方法。 八大路徑 總結當前我國制造業存在的主要問題,陸燕蓀指出,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生產經營效率不高,產業結構不合理,產品質量問題突出,受資源和環境雙重約束,不可持續發展等系列問題依然存在。中國制造業“大而不強”,急需“由大變強”。 要實現由大變強,就要實現規模和效益并舉,質量為先。要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結構優化,實現制造與信息技術的融合,以及制造與服務的融合。 會上,陸燕蓀介紹了我國向裝備制造強國轉變的八大路徑。 一是大力推行智能制造。他說,智能制造的內涵為產品智能化、制造數字化、管理信息化,是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重要內容,是實現制造強國的核心技術。 二是提高創新設計能力。設計是創新的源頭,要加強企業新產品研發能力的建設,并大力推廣。
三是強化制造基礎。加強共性技術研發,以轉制研究所為基礎,深化改革,面向行業服務。例如,加快新材料、關鍵特種材料的開發和產業化,實現關鍵基礎零部件的制造、先進制造工藝的研發和推廣應用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