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2013年裝備行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從國際看,金融危機影響仍然持續,導致金融危機發生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仍然沒有根本性解決,世界范圍內政治、經濟摩擦不斷,新挑戰空前嚴峻。發達國家紛紛提出“再工業化”戰略,新興經濟體加快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世界各國搶占國際分工制高點的競爭更趨激烈。發達國家提出回歸制造業,要減少從國外進口商品,同時,全球貿易保護主義盛行,2013年我國出口形勢仍難以根本好轉,多年來依靠外需的增長模式越來越難以為繼。 從國內看,經濟拉動因素不足以化解產能過剩的矛盾;加強管理難以化解企業生產成本上升的矛盾;轉型升級的優惠政策難以化解創新能力不足的矛盾;節能減排措施難以化解能源、資源高價位的矛盾。 而且,在經濟下行的同時,還應該警惕經營分化的壓力。近年來,我國經濟分化嚴重,一是產業間的分化,制造業經濟效益不好,導致企業不愿意搞實體經濟;二是行業上下游分化,鐵礦石、銅精礦、原油生產利潤遠遠超過下游。對此,景曉波預測,今年可能還會出現新的分化。 景曉波認為,今年工業經濟運行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有三個:一是需求不足與產能過剩碰頭。持續多年的外延型高速增長,導致產能過剩的矛盾日益積累,在需求不足的大環境下,問題比較突出。現在許多行業產能過剩,下一步怎么消化,恐怕是一個“躲不開,繞不過”的問題。
二是產品成本撲朔迷離。今年以來,企業的生產要素價格變化趨勢比較復雜,能源、原材料價格高位回落,預計可能會繼續回落,但人工成本繼續上升。在一升一降中,不同類型的企業結果不同,因為權重不同,對企業影響也不同,也就是今年企業經營可能出現分化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