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東風鍛造有限公司面臨著嚴峻的市場挑戰:一方面,十年高速發展后國內汽車行業進入“微增長”時期,特別是商用車行業整體同比下滑,鍛造業務市場需求下滑;另一方面,東風鍛造的兩個最大客戶擁有了鍛件自產能力,對東風鍛造有限公司的供貨份額產生了巨大影響。 東風鍛造有限公司積極睿智應對,前期對市場進行準確分析和布局,不斷“強身健體”、“鍛煉筋骨”,通過調整產品結構,堅持技術創新,提升管理水平,拓展人力資源隊伍建設,保持了穩健的發展態勢。2012年實現一級挑戰經營目標,并連續三年獲得東風汽車有限公司、東風汽車公司最高榮譽。 做經得起市場檢驗的產品 “‘下海游泳’靠的是真本領。”東風鍛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夏世維說,“在鍛造這個已處于完全競爭狀態的行業和時代,企業要想在市場上立足必須要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多年來,東風鍛造有限公司不論是從產品數量上,還是年產能力上,均居于行業前茅。產品覆蓋東風汽車全系列及非東風鍛件1100多種、模具2000多種。這組數據曾是東風鍛造躋身國內一流模鍛企業的一組極具說服力的數據。1998年“下海游泳”后,這組數據在東風鍛造發生了質的變化。 自2009年開始,東風鍛造有限公司在行業垂直整合產業鏈和主機廠需求成品的變化中,審慎到自身原有優勢正在喪失和汽車鍛造行業的發展趨勢,按照產品收益性和市場競爭力兩個標準,重塑鍛造新的比較優勢,對產品結構進行質的優化。經過三年多的戰略定位和市場調整,東風鍛造科學確定了以曲軸、連桿、輪轂等高技術含量、高附價值和DF52品牌價值為主導的產品戰略。公司先后淘汰了160多個收益差且無改善空間的產品,鍛件品種優化到300余種,全面形成了讓有限的資源集中生產優勢產品的發展模式。 有舍才有得。科學的產品戰略定位和產品結構優化,使東風鍛造有限公司的裝備優勢和產品優勢得到了充分發揮,目前公司生產經營方式實現了低成本運營模式,盈虧平衡點大幅降低,經營質量穩步提高。
“抵御風險能力的增強還得益于我們市場的多樣性,同時將學習力轉化為競爭力的人力資源潛力發揮,在東風鍛造居功至偉。”夏世維說。目前,該公司乘用車鍛件銷量占據了總銷量的40%以上,且無一家客戶份額超過總銷量的10%。產品用戶從東風公司擴展到福達、三菱、長城、江鈴、長安、比亞迪、奇瑞等眾多汽車曲軸市場用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