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位居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為此,中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這些舉措所取得的成績為世界科技同行贊嘆,他們期待與中國科技界加強合作。 “進步難以置信” 英國皇家學會副會長安東尼·奇塔姆在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近10多年來,中國科技界取得了非凡成就,改變了國際同行對中國科技界的認識。不論是科研產出的數量還是質量,中國都取得了“難以置信的進步”。在許多科技前沿領域,中國的科研實力已不亞于歐美傳統科研強國。 國際頂級學術期刊出版企業——自然出版集團大中華區總監尼克·坎貝爾指出,中國近些年來的科研產出數量和質量都有顯著提高,這一點從中國科研人員在《自然》及其子刊上發表的論文就能很明顯地看出來。依據近年來發布的“《自然》出版指數”,中國科研進步是十分顯著的現象。 對中國科技界有深入研究的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著名學者馬丁·肯尼教授認為,過去10年中,中國在研發方面投入大量資金,其研究型大學的水平獲得引人矚目的提高。 在世界上首次發現物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的美籍華人科學家張首晟說,近年來中國科技水平顯著提高,以基礎前沿領域為例,中國科學家在中微子振蕩、鐵基超導、拓撲絕緣體等領域取得重大成果,對國際相關領域的發展做出很大貢獻。這說明,一旦有高密度的投入,有國家的支持,中國能夠取得出色成果。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副所長安德烈·奧斯特洛夫斯基認為,中國近10年來在科技領域取得了豐碩成果,特別是在納米技術和信息技術領域,中國科學院和一些著名大學已成為主要科研中心。中國的科技體制改革已經取得了諸多成果。 熱議成因機制 張首晟教授指出,中國的科技人才隊伍在迅速壯大,特別是中國實施的“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非常成功,它吸引了有學術地位的專家學者回國做學術帶頭人。 “我覺得今后影響更大的是中國的‘青年千人計劃’”。很多青年科研人員在國外已經完成了較出色的工作,由于中國對科技事業給予強有力的支持,對青年人才非常有吸引力,所以他們愿意回國。“這些對國外科學體系‘游戲規則’比較了解的生力軍,為中國整體科學水平的提高作出了貢獻”,張首晟說。 肯尼教授也表示,中國當前的一些政策,比如資助博士生與大學教授到國外深造是非常明智的,在國外頂級實驗室工作是最好的學習方法之一。他認為,創新有很多形式。很明顯,在漸進式創新方面,中國正表現出令人鼓舞的現象,例如華為等一些中國公司已經展現出成為創新型企業的明顯特征。 自然出版集團的坎貝爾說,中國科技創新體制改革正朝著正確方向前進。像其他國家一樣,中國還需繼續集中精力促進發展,保證科研事業有足夠的資金支持,并使科研成果能夠進一步推動經濟發展并帶來更大的社會效益。 看未來 盼合作 對于中國科技創新的未來發展趨勢,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研究員裴文植表示,只要中國運用好科技發展經驗,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中國科技水平必將有世界水平的飛躍,會不斷積累優秀成果,建立為經濟建設服務的平臺。 他認為,中國通過推動科技和經濟、社會間的進一步結合,將克服各種困難,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在中國企業走向世界的過程中,要在競爭激烈的領域加速產業結構調整,通過企業大型化、規模經濟,確保持久的競爭力。 高度重視與中國開展航天合作的委內瑞拉科技和創新部長馬努埃爾·費爾南德斯表示,在中國的幫助下,委內瑞拉擁有了通信衛星和遙感衛星,培養了大批專業技術人才,實現了技術獨立,這樣才能有真正的國家主權獨立,這是全委內瑞拉人民的共同愿望。 巴西國家航天局國際合作部主任何塞·蒙塞拉特也指出,自上世紀80年代起,中國就與巴西在航天領域開始合作,巴中資源衛星項目已成為合作典范,并將進一步推動兩國戰略伙伴關系向前發展。 談及合作意義,英國皇家學會的奇塔姆說:“我相信中國科技崛起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好事,中國科研實力增強可以促進解決更多科研難題”,而某些傳統科研強國也需要調整心態,適應中國科技進步帶來的變化,多與之合作,以便從中受益。 自然出版集團的坎貝爾也認為,中國科研進步預示著這個人口最多的國家正逐漸發揮出巨大的智力潛能,這必將有助于加速解決全球性科研難題。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