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春泉表示,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非常重視,解決小型、微型企業的困難。去年國務院出臺了專門扶持小型、微型企業發展的文件,即《關于進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各有關部門、各地方也在認真貫徹落實,目前總共出臺了60個政策性的文件,全國已經有30多個省、市、自治區和計劃單列市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出臺了貫徹落實的具體實施意見,部分省市還將小微企業的發展工作列入政府年度考核的范圍。 下一步,工信部將加強政策協調,狠抓一系列有關小微企業健康發展的文件政策貫徹落實,重點在完善財稅政策、緩解融資困難、減輕企業負擔、推動轉型升級、推動創業創新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同時,深入開展好幫扶小微企業的專項行動,努力實現小微企業健康和平穩發展。 從今年行業增加值來看,增速比較快的有鋼鐵、有色金屬、建材、輕工、電子、機械工業中的汽車和儀表,增速都超過10%以上。而增速比較慢的是能源類的,如煤炭、石油石化、電力,相對增速比較低。而其他的行業則在兩者之間。從利潤構成來講,今年好的行業利潤分化也非常嚴重,發生了比較大的分化。 肖春泉分析指出,現階段我國工業生產技術正在逐步成熟,生產能力整體提升比較大。在這種情況下,一些行業、行業間、行業上下游出現一些分化,大多數是由于外部條件發生變化,引起了行業內生產過剩,出現了分化。綜合分析主要有四個因素: 一是煤炭價格的波動。去年初的時候秦皇島5500大卡的煤炭價格是每噸780元,到現在是530元,下降了將近1/3。煤炭價格的大幅度下降對整個工業的整體利潤影響不是很大,但對整個工業行業內部的利潤分布產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今年水泥價格不高,可是利潤率提高,建材行業扭虧為盈,就是從煤炭價格當中獲得的一塊好處。 二是勞動力價格的影響。近年來很多省的勞動力成本在上升,各省情況不一,大致在17%~20%之間。盡管大宗原料價格,比如煤炭價格回落,但是對于勞動密集型的產業來講,比如輕工業、食品工業、軟件業,這類的企業原料價格下降,能源價格對它沒有多少利好,相反勞動力成本上升對它的影響很大。企業成本一上升,或者吃掉了企業利潤,或者推動產品價格上漲。近一段時間CPI相對比較高,和這個因素有一定的關系。 三是從企業經營來看,有的企業看到當前產品供大于求的狀況,主動開拓新市場,主動研發新產品,努力創造新的需求,努力做好轉型升級、抓科技進步,避免在同一類產品上和其他相類似的企業過度競爭,這類企業生產經營狀況也是比較好的。 四是產能過剩程度不一樣,對分化影響也很大。無論是行業間還是行業上下游,產能過剩不顯著,或者產能不怎么過剩,這類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相對較好。過剩越嚴重,這類企業生產經營越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