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從貿易結構來看,初級產品出口的比重下降,進口替代能力增強。過去中國嚴重依賴進口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的產品,如今以汽車零件為代表的該類產品不僅實現了部分替代進口,而且還遠銷海外。 四是從區域布局來觀察,中西部進出口快速發展,承接國際和國內東部沿海地區產業轉型成效顯著。前三季度,相比全國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總體小幅增長0.3%,中國中西部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增長了16.5%。 在自主能力、附加值、區域布局、產品結構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作用下,我國外貿運行的內在活力和運行質量正在出現積極的變化,同時中國經濟對外貿的依存度持續回落,外需依賴減弱。據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分析,今年上半年中國外貿依存度為50.4%,較去年同期進一步回落0.7個百分點。 全年外貿有望穩步發展 綜觀全年外貿走勢,受益于7月份以來我國出臺的一系列穩定外貿增長的政策措施,以及國際環境新變化和經濟內生性增長動能的企穩,外貿運行將保持平穩發展的態勢。 未來一段時間,國際外貿環境將有所改善。一是從近日美國兩黨初步達成的債務上限短期協議來看,預計自10月下旬起,源自美國債務上限的政治風波將逐步消解;二是自10月起,歐美傳統出口市場相繼進入傳統的消費旺季,預計源自歐美市場的需求訂單將有所回升;三是發展中國家在外貿上的“抱團取暖”將有助于中國外貿發展。 從國內環境分析,上海自貿區的掛牌設立,將間接促進我國外貿增長。 國內宏觀經濟企穩向好,直接拉動了中國主要進口商品呈現不同程度的恢復性增長。原油進口量9月增速由上月的16.45%大幅反彈至27.89%,創下3年新高;上游基礎化工品中的初級形狀塑料進口量也開始轉跌為升,9月初級形狀塑料進口量同比增速由上月的-5.7%反彈、回升至0.44%。與大型投資項目相關的鐵礦砂及其精礦、鋼材9月進口同比增速均出現平穩增長態勢。從反映微觀制造業的自主性投資的設備制造業(機電產品、汽車和汽車底盤)、金屬制品業(未鍛造銅及銅材、未鍛造鋁及鋁材、金屬加工機床)的進口增速看,9月進口需求延續此前的底部復蘇態勢。 一系列調查也印證了市場信心的恢復。根據海關總署9月底對近2000家企業網絡問卷調查的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我國出口經理人指數為37.8,較8月份回升1.7,這是連續第二個月環比回升。 有關調查數據還顯示,反映新增訂單的金額同比減少的企業,較8月份減少了3.1個百分點,對未來2-3個月出口形勢不樂觀的企業較上個月減少了2.7個百分點,反映出口綜合成本同比增加的企業較上個月減少1.5個百分點。 來自官方的表態也顯示外貿環境漸趨樂觀,“預計未來兩三個月,出口仍將保持穩步發展態勢。”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日前表示。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表示:“今年全年8%的外貿目標有可能實現。” 總之,盡管中國外貿還面臨來自國際國內的多重挑戰,但今年四季度中國外貿將面臨較好的發展形勢,全年外貿走勢將保持平穩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