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已經誕生一批具有機器人零部件研制、本體制造和系統集成能力的機器人企業,地方政府紛紛投資建設機器人產業園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中國機器人大規模產業化基礎已經形成。 行業需求:需求快速增長,預計未來三年復合增速將達到25%.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和產業結構升級推動我國工業機器人需求快速上升,采用機器人替代人工的經濟性拐點已經到來;2011年中國機器人銷量增長51%,增速領跑全球,當前中國機器人本體市場規模超過100億,考慮相關系統集成,預計市場規模將超過300億;我國機器人應用仍處于初級階段,滲透率不到日韓等領先國家的1/10,并且應用集中在汽車制造領域,未來隨滲透率提升和應用領域拓寬,中國工業機器人需求將持續上升。我們預計2013年行業增速將達到30%,未來三年復合增速將達到25%. 日本經驗:需求、政策支持和完備產業鏈共同推動產業快速發展。從日本經驗來看,市場需求和政府政策支持是推動日本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的雙輪,而完備的產業鏈是機器人全球競爭力的重要保證。當前中國的時代背景和70-80年代的日本類似,工業機器人需求具備快速增長潛力;同時中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環境又與當年日本不同,將在產業發展初期面對日本、德國等國先進機器人企業的激烈競爭,國際機器人技術的進步和產品價格下降將阻礙中國制造商的盈利能力。中國機器人企業發展需要依賴自身本土化優勢,通過積極介入系統應用領域實現差異化競爭。 行業格局:國內產業化基礎形成,但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國內已經誕生一批具有機器人零部件研制、本體制造和系統集成能力的機器人企業,地方政府紛紛投資建設機器人產業園推動機器人產業發展,中國機器人大規模產業化基礎已經形成。同時外資企業如發那科、安川電機、ABB和庫卡等巨頭為搶奪中國市場,紛紛加大在華投資,預計未來幾年中國機器人產能將成倍上升,相應行業競爭將進一步加劇。 模式選擇:系統集成業務引領下的全產業鏈滲透。中國機器人企業在本體制造環節受規模較小和零部件國產化率低的影響,相比外資品牌不具備顯著的成本優勢;在系統集成環節,本土企業具備成本和服務優勢,將在工業機器人產業浪潮中確定受益。同時大型系統集成商能夠依靠自身對行業的深入理解不斷開發和改進自身機器人產品,或者通過跨國并購的方式,達到全產業鏈滲透的目的。我們認為決定系統集成企業未來的因素在于其切入行業的高度和規模,國內系統集成業務實力突出的企業主要包括機器人和博實股份。 風險因素: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大幅放緩;行業競爭進一步加劇;國產機器人及核心零部件遲遲無法獲得突破。 投資策略:(1)中國機器人產業基礎逐步形成,本體、零部件制造處于快速發展階段,我們認為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的發展短期將受益于國內迅速膨脹的市場需求,中長期將受益于進口替代和參與全球競爭。考慮行業未來廣闊前景,我們維持行業強于大市評級。(2)從產業發展趨勢來看,我們認為具有技術優勢的系統集成商將確定性受益,從公司當前主業的競爭力和產業布局兩個維度并結合估值水平,我們維持機器人的買入評級,并首次給予機器人自主研發企業新時達買入評級,博實股份增持評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