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歐債危機倒逼“中國制造”轉型升級的關鍵年。中國沖壓鈑金企業、汽車企業將面臨“綠色生產”、“智能生產”、“創新生產”等的多重挑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沖壓鈑金、汽車企業探討如何從深層次合作,進一步減小合作“間隙”,同步發展,從容應對,使各自的企業在這新的競爭的轉折點上立于不敗之地,就顯得更加重要了。 從2008年經濟危機以來,我們對汽車企業部分A級供應商(關鍵核心供應商)作了重點調察,其中大多數可以維持正常經營,能夠保持正常供貨。其中還有相當一部份不但未受經濟危機的不良影響,還在此期間供貨能力、產品開發能力、企業利潤大幅提高。 在此,我先與大家分享一個案例,在2008年經濟危機期間,我們接待了一家供應商。當時他們與我們聯系要求要開大型產品推進會,可他的產品在我們集團一臺都沒有,甚至在整個汽車企業中,微乎其微。我感覺到很驚訝!因為當時整個供應鏈市場低迷,已有供貨權的供應商同類產品積壓很多,推銷產品的成功希望十分渺茫,更何況在我們集團開大型產品推進會的成本也很高,有些得不償失。我們站在他的立場上,建議他不要開這次產品推進會了。可是,該企業不但堅持開產品推進會,還要以該企業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形式,開好這個會。在該企業的堅持下,我們組織各子公司相關負責人,舉辦了這次產品推進會。 在會上,該公司董事長一段話,給到會者留下了極深的印像。他表示,非常感謝這次經濟危機,他使我們終于有時間喘息一下、深入思考一下,組織我們的團隊得以集體面對面的來向用戶展示我們的產品,面對面的來向用戶征求意見,以求把我們的產品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需求。我們把這次經濟危機當做上帝賜給我們與我們競爭對手拉大差距的難得的機遇! 他的講話出乎我們的意料,第一、他們不但沒有把經濟危機當做災難,反而,把其當做了機遇;第二、他們好像早就針對經濟危機做好了準備,好像在迎接經濟危機,好像他們已做好了努力的方向,就等經濟危機給他們難得的時間。 次產品推進會,獲得了極大的成功。現在正在組織部分員工,在做向客戶推薦其它企業生產的可替代的其它企業的產品,因為,他的產品已遍布汽車企業,為了考慮到精度、布局等因素,以及該企業的自身生產能力,他們不得不推薦替代品,因為,他們的產品早已供不應求。 通過逆勢不倒、逆勢而上的A類供應商案例,我們發現,供應鏈上的企業,他們除了我們大家都知道的常規的經營做法以外,他們還有把危機當做機遇,當做與競爭對手拉開差距的機遇,還有意識地,集中優勢力量,全方位的建立了一個與上下游企業之間、同行業企業之間的全面的SKA系統,探測與自身有關的科技、技術、市場、人才等最前沿的動態,以整合優勢資源,學習、委托自己的短板,集中優勢力量,攻克、領跑自己的強項。最大限度地減少了重復開發、重復建設的不必要的勞動,最終,使自己的企業始終在行業上保持領跑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