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型已成為各大車企著力研發的重點之一,目前包括東風在內的多個集團均已有相應規劃。東風汽車公司新能源事業平臺總監黃兆勤表示:“新工廠將優先保障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的生產,當新能源車需求不足時才會生產傳統汽車”。此外,網通社還對目前已經確定的各自主企業新能源車型產能布局進行了梳理,并且發現:東風、廣汽、一汽、北汽、上汽及長安六大集團均計劃投資建設新能源工廠,總產能將達到94萬輛。
據中汽協提供的數據分析,2013年1-6月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比去年同期有較快增長。生產新能源汽車5885輛,比上年同期增長56.3%,其中:純電動汽車5111輛、插電式混合動力774輛。銷售新能源汽車5889輛,比上年同期增長42.7%,其中:純電動汽車5114輛、插電式混合動力775輛。未來中國市場對于新能源車型存在很大需求,因此東風等多家車企均計劃投資建新能源工廠。
據東風集團此前公布的新能源發展規劃,到2015年將投入資金30億元,用于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開發與產業化建設。其新能源工廠將在武漢投資建設,預計在2014年底投產,優先生產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該工廠占地400余畝,包括焊接、涂裝、總裝三大工藝和電動汽車及電子車間。并將分為兩期實施建設,一期投資24億元,規劃產能16萬輛,預計2014年年底全面建成投產。
北汽新能源汽車公司成立于2009年,集研發、生產、銷售及資源整合于一體,是國內大型汽車集團設立的第一家獨立的新能源汽車企業,目前擁有4萬輛新能源車的生產能力。北汽股份公司總裁韓永貴表示,北汽將在大興建設一個年產15萬輛的新能源汽車的新工廠,未來該工廠將投產包括e系列電動車等車型。
上汽將投入20億元,用于建造上汽臨港整車生產基地。該工廠將負責榮威550、榮威950和MG3、MG6以及E50純電動車等新能源車,以及KV6和K4系列發動機產品的生產。年生產規模為22.5萬輛。此外上海臨港基地將有兩個平臺6個車型,今后還將擔負自主品牌出口產品及新能源產品的生產。
長安汽車目前只有重慶渝北空港的第五工廠負責新能源車型生產制造。其將在北京房山投資43.27億元,建設一個20萬輛產能的新工廠,將生產包括轎車和城市SUV,以及新能源汽車。未來長安規劃中的新能源車型包括:奔奔MINI電動車、CX30 HEV和志翔Hybrid等車型。 在自主品牌中,除上述四大車企外,北汽和廣汽兩大集團也均在大力研發新能源車型,其中北汽所建造的新能源工廠年產能為15萬輛,以生產該集團旗下e系列電動車。另一方面廣汽集團先后推出了傳祺GA混動版以及GS5純電動車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