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二重集團不斷深化改革,堅持科技創新,加快重大項目進展,拓展國際市場,邁入了又好又快發展的“快車道”。從2000年到2006年,公司商值從6.2億元躍升為59.2億元,僅6年間增加近10倍;利稅由2000年的-7127萬元增加到2006年的33390萬元。 他們始終把建設節約型企業作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的重要內容,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努力建設“低投入、低消耗、高產出、高效益”的節約型企業。通過節能技術改造,實施低成本戰略,推進循環經濟發展,二重萬元產值綜合能耗2006年比2003年降低68%,降本增效7000萬元,切實履行了企業應該承擔的政治和社會責任。新上了80噸電爐冷卻水循環系統、電爐車間冷卻水循環系統、制氧站冷卻水循環系統和鍋爐脫硫除塵循環水系統等,2006年用水量比2003年下降30%。 技術創新是推進企業持續發展的原動力。近年來,二重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額由2001年的2842.57萬元提高到2006年的1.65億元,形成了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以項目為平臺,以團隊為核心的研發機制,新產品的研發周期由原來的幾年縮短到現在的一年。同時,企業還拿出巨資,激勵技術創新的技能人才,并從去年開始每年投入百萬元,實施管理創新獎,最高獎勵額度從過去的3000元增加到現在的30萬元以上。 作為關系國民經濟命脈和國家安全的重要骨干企業,二重承擔了國家重點建設所需的冶金、能源、化工、航空、航天、礦山、核能等行業大中型成臺套設備的設計和科研開發工作,在各個生產領域都以速度和質量取勝,創出了卓越的成績。他們生產制造出被譽為“軋機之王”的寶鋼5米軋機等一系列重大冶金技術裝備;在大型鑄鍛件研發方面,300MW、600MW亞臨界大型汽輪發電機組鍛件、三峽700MW水輪機轉輪體鑄件、汽缸等鑄鍛件技術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風力發電設備生產領域,今年5月成功開發1.5MW風電增速箱,創造了研制時間最短、質量最優的行業新紀錄,并實現批量生產;在核電產品方面,先后承接完成了嶺澳、泰山等多項核電設備的制造,躋身四川省核蒸汽系統供應商行列;在短短4年時間里異軍突起的重型容器制造,已具備千噸級以上加氫反應器制造能力;在船用產品生產上,去年一舉填補了國內船用產品生產的三項空白,商值突破億元大關;在航空航天領域的零部件研制上,取得了具有當今世界水平的技術成果。 去年9月,二重僅用13個月零20天成功生產波蘭2250mm熱連軋機成套設備,實現國內首臺出口歐洲的熱連軋機成套機械項目的出產,“中國二重”打出了自己的品牌。今年7月,二重與西門子奧鋼聯順利簽訂合同額達2020萬歐元的1800mm不銹鋼熱連軋機制造合同,再次走上向世界展示自身實力的舞臺。 在今后一個長遠的時期,二重的目標就是要建設成為世界最強的鑄鍛鋼制造基地和世界知名的成套裝備制造基地,推動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