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為洛陽礦山機器廠,是我國“一五”時期投資興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1993年企業整體資產劃撥中信集團,更名為中信重型機械公司,2008年1月改制成立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中信重工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礦山機械制造企業,中國最大的重型機械制造企業之一,中國低速重載齒輪加工基地,中南地區大型鑄鍛、熱處理中心,世界最大的礦業和水泥設備服務商和供應商。 “十一五”期間,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分別視察中信重工。特別是2010年7月10日,胡錦濤總書記視察時詳細了解中信重工近年來的發展歷程,稱贊中信重工由生產型企業轉變為研發型企業,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企業的成功實踐,希望中信重工再接再厲,努力在世界裝備制造業占有一席之地。 “十一五”期間,中信重工營業收入由42億元上升到2010年的127億元,利潤總額由2005年底的2.7億元上升到2010年8.1億元,人均收入由2005年底的2萬元增長到2010年5萬多元。 今年1-10月,在國內外市場經濟環境異常復雜艱難的條件下,累計完成工業總產值111.44億元,同比去年穩步增長2.64%;新增訂貨、新增生效合同和已有生效合同三大營銷指標完成110.08億元、76.32億元和175.24億元,同比去年分別大幅增長30.68%、33.91%和13.24%。 一、中信重工企業文化鏡像 2005年8月31日,焦裕祿工作過9年的企業廠區大道,“焦裕祿大道”命名揭牌; 2009年1月23日,企業職工文化中心,中信重工《企業文化手冊》首發,融匯中信集團“誠信、創新、凝聚、融合、奉獻、卓越”企業文化精髓的中信重工誠信文化體系誕生; 2009年5月20日,中信重工現場表彰李永偉等6名首批崗位誠信明星,至今企業每季都開展崗位誠信明星的評選、表彰,他們已成為這個企業踐行崗位誠信宣言、導向員工行為的標桿; 誠徠天下,2009年6月,全球金融危機中的市場,中信重工一次性接單淡水河谷30臺大型球磨機,成為這家世界礦業巨頭最大的一筆海外采購訂單,由此揭開雙方長期合作的新篇章; 2010年10月22日,中信重工第三次職工代表團長聯席會議,審議并通過了“焦裕祿精神”等6個首批企業自己的工業文化遺產名錄,旨在銘記、傳承和弘揚企業長期積淀的工業文明; 信譽是金,2011年10月10日,中信重工高大廠房內,國內最大規格的直徑11×5.4米半自磨機和直徑7.9×13.6米球磨機試車成功并交付用戶中國黃金,為該項目二期工程搶在寒冬到來之前安裝設備贏得了時間。就在試車儀式現場,中國黃金集團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孫兆學,以驚人的大手筆重獎中信重工1000萬元,這在業內可謂罕見; 2011年11月12至14日,北京,“企業文化三十年:實踐路徑與方式”——中外企業文化2011北京峰會,中信重工誠信文化榮獲全國“企業文化30年實踐十大典范案例”稱號。董事長、黨委書記任沁新在專題論壇上表示,中信重工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不斷傳承、發揚“焦裕祿精神”,在打造現代化企業的實踐中,創建了獨具特色的、以“誠信”為核心的企業文化體系,以企業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推動企業發展方式轉變,使企業成功實現轉型升級。 之后的2011年11月24日,中信重工被授予“全國企業文化建設示范基地”。 …… 一系列鏡像說明,“誠信”在中信重工已成為的共有語境、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誠信文化正在以巨大的力量推動企業朝著既定的目標前行。 二、中信重工企業文化體系 2004年以來,中信重工著眼于長期和可持續的發展,深入挖掘近60年艱苦創業凝結的文化底蘊,建立起了具有時代特征和中信重工特色的誠信文化體系。中信重工企業文化體系由目標、核心、基礎、精髓、特色等要素組成,其中,打造百年基業是目標,誠信是核心,經營理念是基礎,焦裕祿精神是精髓,崗位誠信體系是特色,五位一體,共同構筑起企業文化的有機體系。 打造百年基業是目標。目標直指做優做久,創建持續成長的百年基業。現階段中信重工以“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為企業愿景,以“為客戶創造價值、以誠信鑄就基業”為企業使命,全體員工積極進取,不懈奮斗,把中信重工打造成主業突出、主體精干、規模和效益國內同行業領先,具有活力和創造力的國際化企業。 誠信是核心。人無信不立,業無信必衰,企業無信則自滅。中信重工將誠信確定為自己的核心價值觀。 經營理念是基礎。經營理念是:誠信為本,客戶至上,變革創新,精致管理。以誠信為本的經營理念成為新世紀中信重工跨越式發展的理念支撐,它與“創新是企業的生命”的核心發展理念、“以高端戰略贏取云層之上的競爭優勢”的戰略理念、“以人為本、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的人才理念、“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的質量理念、“客戶滿意是我們永恒的追求”的服務理念一起,共同形成指導中信重工發展的思想體系。 焦裕祿精神是精髓。焦裕祿一生工作了18年,在中信重工的9年,給中信重工留下了彌足珍貴的焦裕祿精神。中信重工把焦裕祿精神融入企業文化,在誠信價值觀的基礎上提煉出“誠信敬業、拼搏奉獻、開拓創新”的企業精神,成為公司新世紀跨越式發展的精神動力。“誠信敬業”是企業精神的靈魂,“拼搏奉獻”是企業精神的表征,“開拓創新”是企業精神的追求。三者自成體系、相互融合,共同鑄就了中信重工的精神體系。 崗位誠信體系是特色。中信重工企業文化的鮮明特色在于員工崗位誠信體系的建立與有效運行。員工崗位誠信體系是一個由誠信心理需要、誠信動機、誠信行為、心理反饋各因素交互綜合作用的動態閉環系統。員工誠信宣言、崗位誠信規范、群策群力活動和崗位誠信考核四個模塊相互依賴、相互促進,形成一個四輪驅動的“螺旋槳”。在中信重工,員工的崗位誠信度已經轉化為可衡量、可考核的評價指標,直接影響到每個員工的績效評估、報酬、晉升和聘用,道德觀念具體化為每位員工的行為規范,使中信重工的誠信文化“落地生根”。 以誠信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對中信重工來說,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價值導向和動力之源;在社會、市場、客戶中,已經是中信重工一張亮麗的名片。 三、中信重工企業文化的宣貫、推進和深化 中信重工的誠信企業文化來自企業深厚的歷史積淀,得益于中信集團企業文化的引領,植根于企業全體員工的生動實踐,成長于決策層的積極推動和全體員工的呵護培育,是以生命旺盛、根深葉茂。 在企業文化的宣貫、推進和深化上,中信重工采取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以“五化” 讓員工處于制度和文化的影響之下,完成整個組織體系從“人管人”到制度管人再到文化管人的轉換。 1、“內化于心”——力求“全員認同”。一是組織舉辦企業文化手冊首發式、誠信宣言、職工“誠信之光”文藝晚會等活動,活動突出“誠信”這個企業文化主題,強化“踐行誠信文化、爭做誠信員工”的堅定決心。二是開展企業文化知識競賽。知識競賽分初賽、復賽、決賽三個階段,吸引廣大員工參與,促進廣大員工對企業文化的廣泛認知和接受。三是進行企業文化學習輔導。從公司董事長到基層領導,以“崗位誠信”為主題,圍繞什么是企業文化、如何理解中信重工的企業文化、怎樣有效推進公司企業文化、怎樣發揮企業文化在應對危機中的作用等問題,向員工作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對新入職的大學生,進行集中的企業文化學習培訓,使新員工迅速認同中信重工企業文化。同時,公司把企業文化作為班前會的組成內容,促進企業文化落地班組崗位。利用班前會、宣傳欄等形式,積極宣貫企業文化內容;同時結合身邊人、身邊事,將企業文化的內容具體化、生動化。通過各種形式多樣、靈活有效的方式方法,營造了濃厚的企業文化氛圍,促進了公司企業文化的“內化于心”。 2、“顯化于物”——力致“親身感受”。一是印制《企業文化手冊》,做到員工人手一冊。在《企業文化手冊》中,納入企業使命、愿景、核心價值觀、崗位誠信體系、企業精神、公司理念、崗位誠信規范等內容,使員工一目了然。二是設計使用企業文化視覺識別系統。充分利用汽車、信封信紙、文件袋等各種物質載體搭建企業文化的識別系統,樹立鮮明視覺形象。如商標是“洛礦”,廣告語是“鼎立中原,裝備世界”。三是設置系列文化石。在公司廣場、綠地、樹林、花叢中設置刻有古人先賢、書法名家書寫的“騰飛”、“鑄魂”、“高風”等文化石,既美化環境,又陶冶員工情操。四是命名焦裕祿大道、設立焦裕祿銅像、創建焦裕祿事跡展室,以焦裕祿精神激勵員工奮進。五是編制《永恒瞬間,無限動力——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中信重工》畫冊,以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激勵發展企業的永恒動力。六是挖掘企業的工業文化遺產,激勵后人。如習仲勛同志工作過的車間、建廠時植種的常青翠柏、焦裕祿精神、中國首臺Φ2.5米雙筒卷揚機誕生地、劉玉華姑娘組、洛陽礦山機器廠誕生地等等。這些中信重工獨有的工業文化遺產,見證著企業的發展歷史,留存著珍貴的工業記憶,極具歷史文化意義。七是編撰系列《誠信故事》。《誠信故事》是記錄和展示中信重工人在崗位中堅守核心價值觀、踐行誠信文化的生動片段,也是中信重工弘揚和傳承誠信文化的一個載體。《誠信故事》收錄的故事,都是員工身邊人身上發生的真實故事,既生動有趣又真實感人,成為員工喜愛的“口袋書”。 3、“固化于制”——力舉“制度約束”。一是自上而下建立企業文化建設推進組織,把企業文化建設工作納入工作考核內容。中信重工將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作為企業黨政領導的共同職責,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工作納入議事日程,與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考核、同獎懲。二是建立崗位誠信管理體系。崗位誠信管理體系是通過建立崗位規范,制定崗位誠信評價標準,對員工誠信度實施考核并與薪酬掛鉤的不斷循環的持續改進過程。通過崗位誠信管理體系,實現文化與管理的深度融合,促進了以誠信為核心的企業文化的落地。三是制定推行崗位行為規范。中信重工要求干部以焦裕祿為楷模,時時謹記“56字箴言”和“三四五戒規”。要求全體員工時刻銘記誠信宣言,恪守崗位誠信規范,以10類不誠信行為和292條崗位誠信質量關鍵事件扣分規定為戒,做到“忠誠企業,信守承諾,愛崗敬業,團結協作,勇于創新”。中信重工以崗位規范不斷強化誠信宣言與員工達成的誠信心理契約,時刻激勵員工自覺遵守崗位規范。企業上下以崗位規范為準繩量化員工誠信行為和結果,實現以“崗位誠信”提升員工個人價值和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追求和實現卓越目標。 4、“外化于行”——力推“知行合一”。精心設計和運作各類企業文化推進的活動載體,深化崗位誠信實踐,爭做誠信員工,打造誠信企業。一是開展季度“崗位誠信明星”評選活動。對評選出來的“崗位誠信明星”,采取黨委現場表彰、報紙電視專題報道、制作光盤錄像等多種形式進行集中宣傳,積極發揮誠信典型的示范導向意義。二是持續開展“爭當焦裕祿式干部、傳承焦裕祿精神”活動和“我與重工共成長、我為重工做貢獻”活動。引導干部、職工積極實踐企業文化,模范履行干部、員工崗位行為規范。各級組織結合自身特點,開展“黨員示范崗”、“先鋒擂臺賽”、“爭創誠信工序、誠信示范崗”等活動,樹立誠信典型,發揮先進人物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的榜樣、聚合、導向作用。三是持續開展群策群力活動,把企業文化融入其中。2005年以來,每年堅持開展群策群力活動,對崗位誠信行為進行激勵,通過員工自身踐履誠信行為的親身感受,破除陳規陋習、實現自我完善并為企業發展獻計獻策,一年一個主題、一年邁上一個新臺階,使誠信文化體系在實踐中得到完善升華。 5、“惠化于人”——力創“和諧重工”。中信重工把誠信作為歷史使命,以人為本,鑄就企業的誠信之魂。一是組建中信重工大學,以企業大學的優勢資源,培養造就高層次人才隊伍。二是實施青年員工職業生涯導航和“金藍領”工程,打造管理、技術、技能人才“三通道”職業生涯發展體系,促使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通過業績導向的薪酬制度和人文關懷,保留和激勵最優秀的人才。三是發揮企業職工文化中心、體育中心、培訓中心、圖書中心、員工藝術協會、陽光藝術團等企業文化設施和載體的作用,組織開展健康向上、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群眾性業余文化活動和大型運動會,營造健康、祥和、溫馨的文化氛圍,滿足員工求知、求美、求樂的精神文化需求。四是在不斷提高員工薪酬收入的同時,實施了住房改造、中心醫院改擴建等民生工程。同時對全體員工進行午餐補助,讓員工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企業發展的成果。五是建設青年公寓和青年家園。青年公寓和青年家園是公司筑巢引鳳的人才工程,為青年員工提供了舒適溫暖的家。六是建設功能齊全、設施一流的員工俱樂部。為員工提供餐飲、文體活動等綜合服務。七是實行員工健康休養制度。企業每年組織一線員工外出健康休養,使一線員工在青山綠水間休養身心,在拓展訓練中增強團隊合作,在培訓學習中增長才學,精神飽滿地投入工作。八是實行員工健康體檢制度。企業從關心員工身體健康的出發點考慮,利用企業醫院的體檢優勢資源,每年組織全公司員工進行兩次體檢,為每名員工建立健康檔案,使員工生命健康筑起一道安全屏障。九是設立員工洗衣房。由工作性質決定,一線員工的工作服難免沾上油污、出現汗漬,洗換頻繁。企業在廠區設立七個現代化的洗衣房,安排專人為一線員工洗衣。員工將臟衣服送來,第二天就可以穿上被烘干后平整干凈的工作服。 四、以誠信文化推進企業發展方式轉變 以“誠信”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推動企業發展方式轉變,使得企業成功實現了由工廠制到公司制、由生產型到研發型、由一般制造到高端制造、由制造商到服務商、由內向型到國際化等五大轉變,闊步邁向世界級重型裝備企業。 由工廠制到公司制轉變。中信重工通過主輔剝離和改制,于2008年順利完成股份制改造,建立了包括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的公司治理結構,形成了產權明晰、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一躍成為主業突出、主體精干、規模效益領先,具有活力和創造力的現代化企業。中信重工將通過上市、換股、定向增發、合資、合作、并購、引入國際資金等多種融資途徑,借力資本市場拓展更大發展空間。 由生產型向研發型轉變。中信重工的前身是以機械加工制造為主的生產型企業,長期存在的狀況是創新能力弱、產品附加值低、經濟體量小、發展后勁匱乏。近年來,中信重工在強化自身產品研發優勢的基礎上,形成了具有鮮明特色的工程技術、產品技術、工藝技術“三位一體”的技術研發體系。為支撐“三位一體”的創新體系,中信重工以國家礦山重型裝備重點實驗室為依托,建立了工業實驗室平臺、數字模擬實驗平臺、國際標準技術平臺和4CPE信息化平臺等四個研發平臺,并在澳大利亞建立了礦山機械研發中心,在北美籌建鑄鍛技術研發基地。與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20多所知名院校開展了廣泛深入的產學研項目合作,形成了國內外聯動的開放式研發格局。由此,中信重工由加工制造企業轉變為國家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研發的新產品產值連年超過銷售總收入的60%以上,研發人員在企業中的比重也接近一線生產工人,真正體現了靠科技、靠技術創新來推動企業發展。 由制造商到服務商轉變。中信重工堅持“一切以客戶需求為中心,一切以客戶滿意為目標”的服務理念,致力于為客戶創造最大價值,在服務中實現與客戶共贏。通過大型化、重型化、集成化、成套化,中信重工為客戶提供工業項目解決方案和“交鑰匙”工程,即“核心制造+成套服務”,由產品供應商向新型服務商轉型,走上了一條核心制造加成套服務的發展新路。從制造商到服務商的轉變,使中信重工和客戶的合作關系愈加密切。目前,世界三大礦業巨頭、五大水泥集團,中國十大有色集團、十大鋼鐵集團、十二大水泥生產商、十三大煤炭基地等,均為中信重工戰略合作伙伴,是中信重工發展的戰略縱深越來越大。 由一般制造到高端制造轉變。中信重工將自身發展定位于高端技術、高端產品、高端客戶、高端市場,即以高端技術支撐高端產品,以高端產品贏取高端客戶,以高端客戶占領高端市場,力求將企業做到“云層之上”,永遠處于全球市場競爭的第一方陣。通過持續推進技術改造,特別是抓住金融危機帶來的低成本擴張機遇,加快搭建支撐高端制造的裝備平臺。2010年12月1日,歷時4年、總投資39億元的“新重機”工程竣工投產。其核心裝備全球唯一、世界最大、最先進的185MN自由鍛造油壓機和750噸•米鍛造操作機正式投產。這一工程使中信重工達到一次提供精煉鋼水900噸、鑄鋼件600噸、鋼錠600噸、鍛件400噸的生產能力,構建了包括冶鑄、鍛造、熱處理、機加工等在內的全新的高端重型裝備制造工藝體系,形成了高端重型裝備制造領域不可替代的核心制造優勢,有效帶動了企業新一輪產品結構的轉型。依托這一高端核心制造平臺,中信重工創造了以出口澳大利亞世界最大礦磨裝備、余熱發電、活性石灰、褐煤提質、尾礦處理、礦渣處理、城市垃圾利用、高壓輥磨、大型輥壓機、原料立磨等為代表的一系列高端、高效、節能、環保技術裝備,形成在全球高端制造領域的優勢品牌。目前正全力挺進新型太陽能、聚能式風力發電、地熱資源利用、工業余熱發電等高端節能減排領域。 由內向型到國際化轉變。中信重工充分利用全球化資源,構建國際化經營模式,融入全球制造業的分工與合作體系,穩步推進國際化進程。著眼全球化戰略布局,中信重工將國際市場定位于歐美、澳洲、南美、南非、俄羅斯、印度等高端市場和新興市場,組建了中信重工澳大利亞公司、南非公司、巴西公司和印度、俄羅斯辦事處,形成了全球化營銷與服務網絡,使自主品牌技術和產品直面國際終端客戶。同時中信重工高頻次參加國際大型博覽會,舉辦大型國際營銷會議,中信重工品牌在國際市場的知名度越來越大。國際化的中信重工吸引了大批國際高端人才的紛紛加盟,目前中信重工已有數十名外籍專家。2011年2月23日,中信重工全資收購西班牙Gandara Censa公司,中信重工在現代工業文明的發源地——歐洲大陸擁有了第一個海外制造基地。 從一個瀕臨破產的企業發展成為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現代化重型裝備研發制造基地,中信重工企業文化的功能作用凸顯,企業文化的魅力無窮。中信重工目前正在通過不懈的努力,把企業文化滲透到制度建設、流程建設以及員工行為規范中去,將企業塑造成為一個充滿生機的生態系統,實現組織管理的最高境界——文化管理,使中信重工成為一家生生不息、不斷創新與成長的百年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