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鍛壓行業協會理事長江超
中國鍛壓網消息,2010年3月9日-10日,重慶鍛壓協會成功召開了2010年廠長(經理)年會暨“調結構、促轉變、降耗增效”專題報告會。重慶鍛壓行業協會理事長江超先生、重慶鍛壓行業協會秘書長袁貞友先生、中國鍛壓協會行業研究室吳順達女士、重慶大學王夢寒副教授等130名代表出席了此次會議。
江超理事長向大會代表做了2009年工作報告,以下為報告內容:
![]() 重慶鍛壓行業協會理事長江超 在過去的一年里,重慶鍛壓行業協會在市經委等有關部門和中國鍛壓協會指導下,堅持改革開放和以市場為導向,堅持為會員企業、為行業服務的宗旨,認真發揮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 一、技術交流和服務活動
2009年3月18日-19日重慶鍛協舉辦了“節能、優化”(優化鍛造、沖壓產能,優化產品結構;節能鍛壓設備、節能工業爐)報告會。有56個會員單位的廠長(經理)以及與行業相
關的7個廠家的1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來自青島華東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的省外7家企業和重慶3家企業的技術負責人介紹了國內先進鍛壓設備和其配套設備的節能節材技術。為鍛壓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技術進步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
2009年5月15日至18日協會與重慶機械工程學會鍛壓粉末冶金委員會以及特種加工分會、中國模具協會兵器模具委員會、重慶江東機械有限公司在重慶萬州聯合成功舉辦了第三屆西南鍛壓技術論壇。會員單位相關企業的領導和工程技術人員、部分協(學)會領導以及重慶大學、重慶理工大學、重慶三峽學院的專家教授及學生140多人參加了會議。會上北京機電研究所、重慶江東機械有限公司、大江信達鑄鍛有限公司、長安模具公司分別做了專題報告。會議征集了鍛造工藝、沖壓工藝、模具、鍛壓設備、材料等方面論文53篇。發布論文28篇,評選了優秀論文,并頒發了證書。
2009年11月26日-28日重慶鍛協與重慶可控半導變流技術研究所在重慶理工大學聯合舉辦了第二期中頻感應爐培訓班。有15個單位的25名學員參加了培訓。通過兩天的學習和培訓,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學員們得到了較好的收獲。
經協會與泰州中等專業學校聯系,2009年5月份該校專門為焱煉公司辦了一期培訓班,時間一個月,參培人員有鍛工骨干、班組長、管理人員等15人,效果好,企業滿意。
二、展示企業風彩,參與行業交流
1、在2009年3月19日-22日,協會與重慶市中環盛世商務展覽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主辦了“CMPI第九屆中國西部金屬冶金、鍛造、沖壓、鍛壓設備及工業爐展覽會”。來自國內和10幾個境外國家以及中國臺灣、香港地區的400多家企業參展。展示范圍覆蓋了熱處理、工業爐、鍛造、沖壓、焊接、粉末冶金、機床、有色金屬、模具、液壓等。重慶有6個會員單位參加了展會。
2、認真組織會員甲位參加了中國鍛壓協會2009年11月17日一19日在北京舉辦的“第十—屆中國國際鍛造展覽會和第五屆中國國際金屬成形展會”。重慶大江信達鑄鍛有限公司等11個會員單位帶著自己產品參加了展出。其中重慶帝一重型鍛造有限公司的自由鍛件2.5MW風力發電機一級太陽輪獲得表揚獎;JSl40系列水磨輸出軸、1.5MW風力發電機主軸等四件被評選為優質獎。
三、發揮政府與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為企業出謀劃策,排憂解難
1、2009年4月份,重慶有兩家會員企業,在享受了國家優惠政策后,遇到了所在地國稅部門要強行對其征收所得稅的問題。協會秘書處得知后,急企業所急,在與中國鍛協反映的同時,積極想辦法,找政策依據,并親自帶領企業的同志到地區國稅部門作工作,說明不能征所得稅的理由,最終使問題得到了解決,取消了對企業征收該項所得稅。
2、根據會員單位發展需要,為重慶帝一重型鍛造有限公司發展項目評審會的召開積極溝通搭橋,6月15日由中國鍛壓協會秘書長帶隊一行6人到該單位成功的進行了專家評審。專家的這次評審活動對該單位制定未來發展目標和提高技術管理水平以及核心競爭力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此外,鍛協還為會員單位在設備更新、產能優化、工藝優化、產品優化、節能減排、環保、現場管理、市場開拓、企業搬迂等方面積極提供咨詢服務、牽線搭橋、出謀劃策。
四、其他有關工作
1、2009年里,鍛協除通過會議交流、展覽會等形式宣傳會員單位外,還認真辦好《重慶鍛壓》這個內部刊物。圍繞企業在技術、經濟、人才、國家和地方政策等方面開展多種信息服務工作。全年共出刊六期,免費發行1600多份。刊登相關信息150多條,轉載技術、管理方面的文章20多篇。
2、積極配合中國鍛協2009年5月在重慶召開的《第四屆中國冷溫熱精鍛會議》。會前為會議積極聯系參觀企業:會議期間,協會全體工作人員全力配合作好服務工作。從而對這次會議的成功召開給予了有力的支持。
3、2009年鍛協在做好服務工作的同時,繼續做好協會自身的建設和發展工作,全年發展新會員單位9個。
各位領導、各位代表,過去的2009我們為會員單位作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績, 但離會員單位的要求還有差距,協會的自身建設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服務工作面還要進一步擴展。我們將繼續努力為行業、為會員甲位的發展作好工作。
二O—O年的形勢和任務
一、形勢
2010年是“十一·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國民經濟發展進程中非常重要的一年。我們在安排企業經營和發展工作時,首先要了解國家的大形勢,認清行業所面臨的實際情況,才能取得勝利。去年12月5日至7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我國的經濟形勢分析得非常透徹,特別是溫總理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作了更加高度的概括,他說:金融危機還沒有過去,許多工作還沒有結束。經濟企穩向好,不等于經濟根本好轉,根本好轉也不等于能走上可持續發展軌道。我們現在還面臨許多問題,主要是:第一,國際環境還有許多不確定的因素。第二,雖然我們的經濟開始好轉,但是經濟的發展、企業的運行,許多還是靠政策支持,內在的動力和活力還不足。也就是說,在這種情況下,過早地把我們刺激經濟的政策退出的話,就可能前功盡棄,甚至使形勢發生逆轉。溫總理還說:我希望全國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要堅持“勝非為難,持之為難”,堅持到底就是勝利。中國的明天大有希望。
那么,今年我國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是什么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2010年中國經濟
發展定下基調:在中國經濟企穩向好之際,明年經濟增長將重點在“促進發展方式轉變上下
功夫。”也就是說,“保增長”為首要任務,轉變到今年“促轉變”為發展重點。具體確定了今年我國經濟工作的六大主要任務:1.提高宏觀調控水平,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2.加大經濟調整力度,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3.夯實“三農”發展基礎,擴大內需增長空間;4.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增強經濟發展動力和活力;5.推動出口穩定增長,促進國際收支平衡;6.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二、鍛壓行業面臨的形勢和任務
根據國家的大形勢結合我們行業的實際,我認為:鍛壓行業當前面臨的形勢可概括為:
喜中有憂,動力大于壓力,機遇多于挑戰,競爭永恒,優勝劣汰在所難免。因為今年國家經
濟增長的重點是“調結構”、“促轉變”。工業是國家經濟的主導,鍛壓行業較密切涉及工業9個重點產業中的4個(汽車、造船、裝備制造、石化)。因此,我們鍛壓行業在新的一年
里的任務重點就比較明晰了。這里提出以下八點意見和建議:
1.調整結構:包括產品結構、裝備結構等。
2.加快“五個轉變”:從靠投資(擴廠房、增設備)轉變為抓技術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
質;從生產能力擴張轉變為注重技術能力積累;從生產型制造逐步轉變為服務型制造;從做價值鏈低端產品轉變到做價值鏈高端的產品;從對環境的擠壓轉變為對環境友好。
3.優化工藝:特別是鍛造企業,多數還保持著傳統的工藝,表現為原材料消耗高,加
工余量大,表面粗糙,外觀尺寸不精確,內在質量不穩定等。
4.節能減排:鍛造是高能耗、高排放的行業,表現為還有使用陳舊落后、國家明文規
定淘汰的鍛壓設備;工業爐熱效率低,排放有害煙氣多;鍛造設備工作噪聲超標,對周圍環
境影響大。
5.加快研發冷、溫、熱精鍛產品。特別是轎車、高檔摩托車,對精沖、冷壓,熱、溫 精密鍛件需求越來越多。
6.把握機遇,發揮自身優勢,量力而行搞鍛件深加工,以重慶為核心的西南地區已經 成為我國六大汽車零部件生產聚集地和11個國家級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而且在排位上靠 前。摩托車零部件生產重慶地區更是雄居老大。但是,這里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問題,目前, 本地區生產汽車、摩托車零部件的企業競爭力弱,原因是產品附加值低,價格低廉,轎車零 部件配套市場基本被外資(包括國內先進地區的獨資、合資企業)企業壟斷。而且,在市場 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外資、外地企業也開始實行低成本戰略,產品向低端市場發展。有·的甚至把企業遷入本地區,所以,本土企業原有的價格優勢逐漸喪失,壓力增大。因此,我 們在選擇做汽車,特別是轎車零部件時,起點要高,一定做競爭力強的產品。
7.加強“廠一學一研”合作(企業一高等院校一科研單位)。有一定規模的企業,都應盡快建立起自己的技術、產品研發中心,提高企業自身的技術創新和新產品開發能力。
8.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培訓人員,夯實基礎。
重視技術人才,重視高技能人才,重視技術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可持續發展。
以上是協會向大家提出的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勝利,為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重慶鍛壓鍛壓協會 2010年3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