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企業要聯合二次創業
讀到《智弈》這本書的時候是在清華大學盛景商學院MBA的課堂上,框架案例已被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哈佛大學商學院作為企業案例供學者和學生研究、解讀。一個競爭異常慘烈的紅海行業,眾多創業企業在其中拼搶廝殺。短短8個月內通過對11家競爭對手的并購整合,一個行業黑馬橫空出世,得以與頂尖企業比肩而立并形成鼎足之勢。最終,以行業的大整合圓滿結局。敘述了一場沒有硝煙卻也跌宕起伏的由行業、資本、股東、經理人多方參與的商界傳奇。在這場多方博弈的競合游戲中,所有的參與者都成了最后的贏家,無一輸者。8個月內從3900萬到15億,再到一年以后的40億,十多個競爭對手的全行業整合,以董事長譚智為首的框架團隊是如何成功地完成了如此驚人的跨躍,答案就在本書內。同時,眾多學者、專家、資深媒體人與高級專業人士及經理人的深度點評,更使讀者掩卷之余,能獲得專業性的啟發。這不止是一本商戰書,中國中小企業創業者要學會在競爭激烈的商戰中,如何從對立到聯合、從競爭到共贏進而通過和諧手段擴大市場、消除隔閡,保證每個競爭對手實現共贏的商和文化,本書就是一本凸顯1+1=10的商業理念、商業智慧的活教材。讀完《智弈》,再回頭看自己身處的制造業,同類的事件也正在上演,一些優秀模具企業也有了新動作。
2、新聯盟,值得全行業學習和提倡
西部首個汽車車身生產技術聯盟--成都汽車車身工藝裝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在成都青羊工業集中發展區成立。此次成立的汽車車身生產技術聯盟將以四川成飛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龍頭,以西南交通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為技術依托,形成以核心企業為龍頭的集群式汽車車身及關鍵部件工藝裝備產品鏈,建成面向國際國內市場的汽車車身工藝裝備及配套產品生產集聚基地。聯盟負責人表示,聯盟最大的優勢在于將以往分布在產業鏈上不同環節的松散企業組成一個利益共同體,13家成員單位涵蓋了生產、研發、銷售等各環節,有利于形成一定規模效應。據介紹,聯盟企業每年將開發3種以上新型轎車整車車身覆蓋件模具,實現產值10億元以上,并將帶動培育10家到15家汽車模具鑄件、鋼件等配套生產企業,40家到50家其他汽車車身工藝裝備企業。預計到2010年,聯盟將形成20億元的汽車車身工藝裝備產業規模。雖然目標能否實現還待時間檢驗,但這種做法值得全行業學習和提倡。
3、模具企業聯合發展的合作模式
“聯合”,這個近階段在很多領域被反復提及的詞語,同樣得到汽車模具行業的關注和認可。實際上,如今企業之間形成的聯盟在汽車模具行業內也不算太少見。對于模具用戶來說,自然希望由盡量少而固定的單位來承擔所有訂單。這樣的需求也促使一些圍繞在整車企業周圍的模具企業聯合起來,形成相對固定的協作關系。于是,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的模具生產企業以少數實力強大、水平較高的大型模具企業為核心建立起協作關系,在原材料、工藝、技術、市場,乃至資金和人員等方面展開合作。時間久了,形成了所謂的“聯盟”。據了解,目前在京冀、滬寧、長春、哈爾濱、天津、十堰、成渝等地區,都出現了較大規模的汽車模具企業聯合板塊。
通常模具行業的協作方式主要有這樣幾種:一種是縱向工序協作,將設計、機加工、測試等工序分開,分別由不同企業完成。這種方式較適合私人企業或規模較小企業,是目前國內模具行業更多的一種協作方式。另一種則是企業橫向聯合,每家企業做一種部件,然后數家企業合作制成套件。這種合作方式已被韓國、日本等模具企業廣為采用。但在我國模具行業內還不夠廣泛,還需要積極實踐和探索。
另一種就是同行之間的合作,比如共同研發、攻克技術難關等,這樣的合作因為技術壁壘等原因就更少見了。
4、聯合需要模具企業造就領軍人物
模具不同于一般的汽車零部件,車輛整體水平與模具的技術水平、質量、開發周期密切聯系。如果整車廠和模具廠、模具廠和模具廠之間不能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就難以保證模具的質量和交貨期,甚至影響到整個項目的開發。模具生產企業之間需要合作,但因為技術、工藝、管理等各方面的差異常常使合作出現摩擦。因為質量和交貨期問題產生矛盾的情況很多。最好的方法是,由主導單位來協調,以項目的形式,選擇、組織一些實力相當的企業展開合作。這同樣需要像《智弈》里的主角譚智一樣具備一定的組織、協調、管理能力的企業領軍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