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長期高速的經濟增長對能源的需求,老百姓對生活的質量和生態環境的要求也日益提升。西氣東輸、川氣東送以及引進俄羅斯天然氣等世紀工程顯示了天然氣這一具有優質、潔凈和環保等特點的重要能源,正受到我國政府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視。中國燃氣在西氣東輸和川氣東送沿線的十幾個省份先后成立了四十六家擁有天然氣專營權的合資公司,投資超過50個天然氣管網項目,而這一數字將隨中國燃氣市場的迅猛擴張而不斷遞增。
西氣東輸工程的順利實施提高了我國天然氣管網建設水平,為形成全國天然氣管網奠定了基礎。以西氣東輸工程為起點,我國天然氣管道建設水平逐漸向國際先進水平靠攏,向著長距離、大口徑、高壓力和高度自動化網絡管理的方向發展,為我國天然氣工業的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西氣東輸工程的建成,開通了我國橫貫東西的一條能源大動脈,對于推進西部大開發、加快中西部地區發展、造福新疆及沿線各族群眾,對于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和能源結構優化、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將發揮重大作用。西氣東輸工程西起新疆輪南,途經1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長約4000公里,設計年輸氣量120億立方米。現正在進行的增輸工程達到170億立方米。中下游將建劉莊子、金壇兩個大型地下儲氣庫。管道工程經過戈壁沙漠、黃土高原、太行山脈,穿越黃河、淮河、長江,是目前我國管徑最大、管壁最厚、壓力等級最高、技術難度最大的管道工程,創造了多個國內天然氣管道的領先紀錄,也創造了世界管道建設史上的高速度。西氣東輸工程的建成和運營標志著我國天然氣管道建設整體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奠定了我國天然氣管網的基礎。
據了解,我國將以西氣東輸工程建設為契機,統籌考慮東中西部、海上和陸上天然氣資源,積極實施“走出去”戰略,引進國外天然氣資源,進一步完善我國天然氣管網發展規劃,加快干線管道、儲氣庫、增壓站和相關支線的建設,構建覆蓋全國的五橫兩縱天然氣基干管網,逐步形成西氣東輸、北氣南下、就近外供、海氣登陸的供氣格局,最終形成以輪南至上海、長慶至北京為主干線的西氣東輸、陜京線和陜京二線,以及川渝、京津冀魯晉、長江三角洲、西北、兩湖地區為主的地區性天然氣管網,最終全國天然氣資源多元化、供應網絡化和市場規模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