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上半年中國汽車產銷量分別為519.96萬輛和518.22萬輛,同比增長16.71%和18.52%。雖然汽車總產銷量還是在增長,但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幅出現明顯回落。另外,7月份乘用車總產量達524.948輛,與6月份產量588.850輛相比,下降10.9個百分點。 隨著車市前幾年經歷的井噴式發展,汽車緊固件企業銷量也有明顯的增長,利潤也隨之高漲。但是與此同時,一些潛在的問題卻也因為這片大好形勢而被掩蓋了起來。 一輛汽車是由成千上萬個零件組成,各零部件之間的緊固正確,對汽車的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對眾多的汽車非安全性事故的調查中發現,由于汽車緊固件連接不牢靠而出現的松動、脫節現象,常使汽車不能按照駕駛員的正確操作行駛,出現諸如方向失靈、制動失準、發動機損壞、底盤某些總成失去控制等現象。實際上,在一些與駕駛安全性有關的機構中,汽車制造設計者都對這些機構的連接可靠性做了充分的考慮。 汽車所用緊固件螺紋副在制造過程中,已設定了一定的技術參數如鎖上角,靠螺紋副間的摩擦系數防松,這種摩擦系數只有在靜載荷下才不會發生變化。汽車在行駛中因受震動、沖擊和變載荷作用,螺紋副間的摩擦系數常出現瞬間消失或減弱。由于這種情況反復地出現,就會使緊固件螺紋連接松動,甚至松脫。 為此,汽車零部件緊固件螺紋的連接采用了許多防松措施,如預緊力防松、彈簧鋼墊防松、特制自鎖類螺紋等等。但是,任何防松緊固措施的實施,都必須按照規范制造。 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對汽車高強度螺栓、螺母的監督抽查中發現,汽車緊固件產品質量穩定性在很大程度上與材料成分、熱處理質量的分散度有關。從熱處理角度而言,熱處理產品質量的分散度大,則可以表現為熱處理組織的不穩定,力學性能波動大,螺紋副變形無規律等。其原因主要與原材料質量、熱處理設備,熱處理工藝和工藝參數,企業管理水平等因素有關。 一輛汽車,如一輛輕型車或轎車平均每車用緊固件約500種規格、50公斤、4000件左右,而一輛中卡或重卡車均要各種緊固件90公斤、約7500件,其中高強度緊固件約占1/3。一輛汽車上的緊固件費用約占整車成本的2.5%-3%,占整個基礎零部件總數的40%。 緊固件雖小,質量意義卻重大。從某些意義上說,下半年汽車緊固件需求量增速放緩,正可以看成是汽車緊固件企業自我修復和完善的一個機會。此前多年產銷的“跑量”而被忽視的技術改進、自主研發、售后服務等“軟肋”正可以借此機會列入到持續改善日程上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