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寶鋼重組廣東鋼鐵企業,僅組建新的廣鋼集團,寶鋼就投資286億元;武鋼本月在浙江參建的全國最大的鐵礦石碼頭,總投資也達24億元。而在本月轟動市場的鞍鋼介入攀鋼系重組中,鞍鋼提供了約200億元的現金選擇權擔保。 多方緩解隨著大型鋼鐵企業加快了行業整合與原料投資的步伐,對巨額資金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大型鋼企巨額資金支出的背后,市場人士開始擔心企業的融資渠道能否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型鋼企的資金情況更加不樂觀,在國家信貸緊縮、原料價格巨幅上漲、近期鋼材市場不景氣等連環緊逼下,很多企業陷入虧損和資金斷裂的雙重困局。專業人士表示,大型企業憑借持續增長的利潤和便利的直接融資渠道,將確保其資金需求無虞,而中小企業的資金鏈繃緊則或將導致鋼鐵行業“大吃小”、“強并弱”市場化兼并的加速。 資金饑渴 22日,華菱管線公告稱,已斥資1.7億元,購買了澳大利亞金西資源公司1440萬股增發股,公司在金西資源的持股比例將達11.39%,并將在金西資源正式出礦后,每年獲得450萬噸直供礦。 華菱管線的海外并購,只是中國鋼鐵企業在鐵礦石等上游項目巨額投資上的縮影。“mysteel”研究中心分析師朱喜安認為,除了寶鋼、武鋼的新鋼鐵項目投資外,鐵礦石等上游項目投資成為大型鋼企另一主要資金支出。 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數據顯示,2007年我國礦業對外投資總額超過100億美元,是2005年的6倍;2008年,中鋼、首鋼等鋼鐵企業更加速了大型海外鐵礦石投資。而在國內,礦山爭奪戰方興未艾,僅在山西一地,近期就有太原鋼鐵投資袁家村鐵礦項目開工和臨縣十億噸焦煤項目,及臨汾鋼鐵公司投資二峰山鐵礦、襄汾鐵礦,長治鋼鐵集團投資蘆溝礦區、北洛峽礦等。 此外,包括鐵礦石、焦煤等在內的原材料價格的飆升,對鋼鐵企業資金支出也形成巨大壓力。今年的鐵礦石價格漲幅最低65%、最高96.5%形成的成本推動眾所周知。 “mysteel”研究中心分析師徐妍妍認為,由于全球及國內粗鋼、生鐵產量的增長,對焦煤、焦炭的需求不斷增大,盡管目前國內焦煤價格已幾度上漲,但仍無法滿足鋼企需求。僅以西山煤電為例,上半年該公司先后三次上調煉焦精煤合同價格,導致諸多鋼企資金支出顯著加大。 與大型企業相比,小型鋼企在資金泥淖中陷得更深。中原證券分析師胡皓表示,本輪信貸緊縮、前期投入項目占用資金過大、礦石價格上漲導致庫存增加以及目前鋼材市場不景氣等四大因素,諸多中小企業資金鏈緊繃,河北一些企業不得不接受銀行25%的貸款利率。 同樣面臨資金壓力,大型鋼企的多渠道融資優勢展現得淋漓盡致。 胡皓表示,大型鋼企優良的盈利能力是其巨額資金支出的首要支撐。以寶鋼為例,今年礦價上漲帶來的噸鋼成本約在300元,而其一次調價就可達到七八百元,不僅完全覆蓋了成本,還擴大了利潤。 朱喜安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鋼鐵行業利潤繼續保持較快增長,1-5月達到970.9億元,增長25.6%,而同期鋼鐵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為965.53億元,增長23%。 利潤的絕對數和增幅均超過了投資。此外,上半年國內主要大型鋼鐵企業大都實現了利潤增長。從鞍鋼、武鋼、馬鋼、萊鋼等已公布的2008年半年報來看,其凈利潤增長分別達到了24.48%、36.53%、103.52%和29.99%。寶鋼、唐鋼、濟鋼等的預增報告也都很樂觀。最大的鋼鐵民營企業沙鋼集團1—6月份實現銷售收入697億元,同比增長26%以上。 同時,優質鋼鐵企業今年明顯加大了通過增發、發行債券等的直接融資力度。朱喜安表示,今年太鋼增發已完成,融資額達36.61億元,寶鋼100億元的分離債也已上市。另外,萊鋼和凌鋼也發行了公司債券,分別融資20億和13億元。新鋼股份也將發行27.6億元可轉債,安陽鋼鐵也將發行分離債募集資金34億元。中鋼集團則計劃在國內市場上市,擬募集100-200億元。 與大型鋼企路徑多樣的資金來源渠道相比,中小型鋼企的資金困境則難以解決,胡皓表示,如此下去,鋼鐵行業的分化必將加速。一方面,行業利潤將持續向優質企業轉移,而小企業陷入毛利率下降的惡性循環;另一方面,資金問題會成為行業并購的導火索,中小型鋼企將不得不進行“曲線融資”——主動邀約大型企業來投資甚至并購,“如果這一趨勢加速,目前政府主導型的國內鋼鐵業整合或將完成向市場化方向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