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金屬棒料常溫折截工藝裝備比普通的折截設備節省三分之二的能源。”秦皇島市長安起重機電研究所所長朱長安告訴記者。
朱長安被稱為機械金屬棒料常溫折截第一人,不僅因為他第一個構思了折截下料的設想,還因為他第一個將設想付諸實踐,制造出了可用于生產的機械裝置和設備,將理論轉化為生產力。 上學期間,朱長安在學習《材料力學》中“應力集中的產生,可在大大低于許用應力時,金屬結構產生破壞斷裂”這一內容時,聯想到先人的手工劈石、手工劈鐵的過程,正是利用這一自然現象變害為利。如果將這一原理應用到機械化金屬棒料下料上,一定會節能高效。朱長安結合自己10年的實踐經驗,構思了利用應力集中原理進行常溫折截下料的藍圖。依據這一設想,他研制成功了金屬棒料常溫折截裝置,應用于秦皇島市第二五金工具廠的活扳手生產下料工作。這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高效低耗的下料方法深受歡迎。其原理非常簡單,在金屬棒料上,切出一個可形成應力集中源的豁口,在壓力機的壓力作用下,輕易地折斷金屬棒料。 為了更好地推廣這一技術,使之在節能減排、提高生產效率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朱長安將金屬棒料常溫折截工藝裝備及整套設備廉價推向市場。經過進一步研究開發,該裝備不但可以折截圓鋼,還可以折截方、矩、六邊、輕軌等金屬棒料。 凡是對這一技術、產品有興趣的客戶,朱長安都會親自向他們介紹。如果有可能,他還將客戶請到公司,觀看金屬棒料常溫折截下料過程。這一產品推向市場后,深受用戶好評。許多購買金屬棒料常溫折截工藝裝備及整套設備的用戶,訂了合同就交全款,為的是能夠盡快提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