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關統計,今年1季度我國出口未鍛造鋁及鋁材(以下簡稱鋁材)60.5萬噸,價值17.9億美元,分別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9.9%和7.6%,其中3月份當月出口20萬噸,增長4.4%。
一、今年1季度我國鋁材出口的主要特點 (一)主要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今年1季度,我國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鋁材47.3萬噸,增長9.2%,占同期我國鋁材出口總量的78.2%。 (二)主要出口至韓國、日本和東盟。今年1季度,我國對韓國出口鋁材17.9萬噸,增長44.3%;日本7.2萬噸,增長34.2%;東盟6.9萬噸,下降5.3%。三者合計占同期我國鋁材出口總量的52.9%。 (三)民營企業出口增長迅速,外商投資企業增長平穩。今年1季度,我國民營企業出口鋁材31.1萬噸,增長43.7%;外商投資企業出口20.8萬噸,增長3.5%。兩者合計占同期我國鋁材出口總量的85.8%。 (四)廣東、上海和山東3省市占據6成以上。今年1季度,廣東出口鋁材20.6萬噸,增長13.8%;上海出口8.7萬噸,增長4.5%;山東出口7.9萬噸,增長51.1%。三者合計占同期我國鋁材出口總量的61.5%。 二、近期我國鋁材出口增長乏力的主要原因 (一)國際市場需求趨弱。2007年全球鋁產量超過3900萬噸,同比增加12%[1],而在需求方面,作為鋁材第一大消費國的美國經濟增長出現放緩,次貸危機引發歐美信貸市場緊縮,造成美國基本金屬消費最大的兩個市場—房地產和制造業走向低迷,極大地縮減了鋁材的國際需求。 (二)宏觀調控措施的出臺有效抑制鋁材出口增長。針對鋁冶煉投資盲目快速增長、產能急劇擴張等問題,國家連續公布了《關于進一步貫徹落實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措施遏制鋁冶煉投資反彈的緊急通知》、《鋁行業準入條件》等調控措施,以加快淘汰落后鋁產能,調整鋁業產業結構。2007年10月份,國家宣布取消對鋁冶煉企業的電價優惠政策,對鋁冶煉行業來說電價每上調2 分錢/千瓦時,則每噸成本增加約290元。此外,國家對鋁材加征出口關稅,取消未鍛軋非合金鋁進口關稅,通過稅收政策對鋁制品出口進行限制。 (三)南方雪災造成電力供應緊張,導致國內鋁產量有所下降。今年年初,我國南方大部分區域遭遇雪災天氣,造成國內電力供應緊張,鋁冶煉作為高耗電行業實行了減產和停產。受限電因素影響全國減產鋁產能約135萬噸2,1季度國內鋁產量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近期我國鋁材出口步伐。 三、值得關注的主要問題 (一)我國鋁產量加速增長,能源、環境壓力增大。近年來,我國經濟保持高速增長,建筑業、包裝和汽車業消費發展迅猛,國內鋁材消費需求十分旺盛。我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產鋁國,2007年我國原鋁產量合計1256萬噸,同比增長34.3%3。由于鋁冶煉屬于“高污染、高能耗、高投入”行業,因生產規模過大導致國內資源及環境壓力明顯增大。 (二)氧化鋁和電力成本全面提升,產業利潤逐漸縮水。2007年以來,國內氧化鋁價格由3500元/噸躍升至4200元/噸4。我國鋁土礦供應瓶頸也日漸突出,由于主要進口來源國印尼可能會對國內的鋁土礦實行限制開采政策,我國將不得不增加從印度和澳大利亞的進口。另外,鋁冶煉企業的電力成本約占全部現金生產成本的30%5,國家取消電價優惠加劇了鋁冶煉企業生產成本的上漲,國內鋁業利潤受到進一步擠壓。 (三)國際鋁價持續上揚,警惕產業投資反彈。受鋁業生產成本上漲和市場預期影響,LME(倫敦金屬交易所)期鋁從年初不足2400美元/噸,上漲到目前超過3200美元/噸,刷新了2006年5月份創下的3190美元/噸收盤記錄。國內期貨鋁價則從18000元/噸上漲到21000元/噸6。在鋁價持續走高的情況下,應警惕鋁冶煉行業產能繼續擴張,產業投資與出口熱浪卷土重來。 為此建議:繼續加強宏觀調控控制鋁冶煉產能,限制資源消耗高、環境污染大的初級原料生產,緩解對國內環境、能源等各方面帶來的巨大壓力;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積極尋求與國外鋁企業的合作,培育跨國經營的大型企業集團;及時關注鋁材出口市場變化情況,規范市場秩序,有效避免貿易摩擦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