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是陽春三月,股市卻乍暖還寒。不過太原重工2008年的行業景氣度卻被看好,這固然有太原重工2007年年報的功勞,更主要的是人們看到了太重集團以創新為主要內容的加速發展。
“太原重工集團公司2008年工作的指導思想是:以大基地、大項目建設為重點,優化戰略布局;以太原重工為平臺,推進資本運作;以創新型企業為目標,加強技術創新;以優勢產品為帶動,提速國際化進程!边@是太重集團總經理岳普煜在該集團2008年初的職代會上所作的表述。 圍繞這一指導思想,太重集團拉開了2008年創新提速的序幕。 2月20日,太原重工臨港重型裝備研制項目正式啟動。太重集團將在天津濱海新區投資建設一個占地1平方公里、海岸線1公里的重型裝備研制、總裝和出口基地,一期投資20億元,重點發展大型港口起重運輸設備、大功率風力發電設備、大型鍛壓設備、重型容器等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的產品,同時將建設一所高水平的研發中心。預計2012年初具規模。這個項目是太重人幾代的夙愿——完成之時,將再造一個新太重。 這是太重集團大基地大項目建設的內容之一。另一個重要內容是大型鑄鍛件國產化研制技改項目規劃和建設——總投資15億元,在充分挖掘現有設備生產能力的基礎上,新增125MN水壓機及與之匹配的大型關鍵設備,2010年全部建成,屆時將填補華北、西北地區萬噸水壓機的空白。 4月1日,國內最大的45MN沖孔水壓機在太重集團竣工。他們又朝著自己的方向邁出一步。 太原重工的資本運作也是太重集團2008年春季的一大看點。公司以現金收購了太重集團和太重制造所屬科技產業公司、鑄鍛公司、技術中心和煤氣車間及制造相關資產。收購完成后,公司與集團和實際控制人之間的關聯交易可以減少90%左右。中信建投分析師高曉春認為:“收購有利于太原重工毛利率的提高,盈利能力將進一步增強。”經歷了2007年太原重工增發方案受阻,這次資產重組在太重集團謀求“用好資本運作平臺,借助資本市場促進太重發展”這一未來五年戰略目標的進程中愈發顯得彌足珍貴。 太重集團在資本運營的道路上不斷成長的同時從未放棄自己的法寶——技術創新及技術創新機制。太重集團董事長高志俊說:“技術創新和技術創新機制,不斷強化集團自主創新能力,是太重這匹老馬加快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月初,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下發文件,共批準建設39個機械工業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太重集團大型礦山采掘設備工程研究中心和太重橋門式起重機設備工程研究中心作為其中兩大項目獲得批準。與此同時,太重油膜軸承實驗室作為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32個機械工業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之一也獲得批準。這些都得益于太重集團對自主創新的重視和在創新方面取得的成績。 太重集團的技術創新有著強勁的支撐。太重集團與國家開發銀行日前簽署了《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國家開發銀行將在2008年至2010年期間,向太重提供政策性貸款30億元。30億元貸款將主要依托臨港基地、大型鑄鍛件技改、風電設備、高速列車車輪和車軸及輪對、企業信息化等項目,支持太重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分步實施國際化戰略規劃,快速進入新型能源(風電、核電)、煤化工、環保、高速鐵路等四大新領域。 依靠創新,2007年太重集團國際化戰略邁出了一大步,全年出口額突破10億元大關,完成了代理出口為主向自營出口為主的轉變,實現了單機出口向成套出口的跨越,主導產品全部走向了國際市場。三月上旬,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舉行了歐洲車輪、車軸及輪對EC認證頒證儀式。此舉意味著太原重工成為歐洲地區之外第一家獲得歐洲鐵路產品EC認證的公司,也意味著我國鐵路輪軸產品將全面進入歐洲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