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中國汽車市場再一次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與此同時,一個年凈增加百萬輛轎車而帶來的汽車后市場正以前所未有的機遇展現在世人面前,如何看待這一熱點產業,這一新興產業又存在哪些問題?為此,本報采訪了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務林。 記者:現在汽車后市場話題日益受人矚目,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汽車后市場的利潤點又在哪里? 王務林:現在國外汽車制造這一塊,利潤很低了,國內也在向這個方面發展,由于市場競爭的加劇,國內整車的銷售價格在一段時間內仍呈降低之趨勢。我比較看好汽車后市場的利潤,這塊利潤將會遠遠超過汽車前端市場的利潤。 從汽車產業鏈來看,我們可以認為前端產業應該是后端市場運作的載體,如果不具備前端客觀條件,后端再怎么做也不行,因此汽車開發和制造也可以說是平臺。從產業增值點來看,汽車后市場包括許多價值和利潤增長環節,如汽車銷售模式、維護保養、汽車文化、汽車俱樂部、道路救援等,它們已經突破了利用所謂的產品開發技術形成核心技術競爭力以獲取利潤的思維模式,使得我們可以應用更加開闊的創新思維來尋找系統的增值模式,因此我們要在關注汽車前端的同時更加注重汽車后市場。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前端產業和后端產業是相輔相成的,我們要用系統的觀點尋求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以推動社會的進步。 汽車前端產業的發展主要側重于技術開發和應用,雖然我們與國外有差距,但是通過技術創新或者引進消化吸收可以逐步縮短甚至可以超越,這是由產品技術具有可復制特性所決定的,雖然某些技術創新需要巨大代價。汽車后端產業或后市場具有典型的文化和地域特點,把國外東西搬過來是難以適用的,更多需要的是體系創新,因此對后端產業需要做深入的分析。 記者:汽車金融在汽車后市場的作用非常重要,您對于汽車金融業在國內的發展怎么看? 王務林:汽車金融在國外對推動后端市場的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到國內,雖然也發揮了作用,但是與我們的期望尚有較大差距。 產生的原因多方面的,但我認為有兩個因素須引起我們的注意:一是我們的信用體系問題,歐美等發達國家的信用體系非常健全,個體之人特別看重,相比之下我們還是還比較缺失的。二是因為我們前端產業的發展到目前為止還不夠成熟,作為后端運作的載體可變性因素較大,比如由于市場競爭特別激烈的緣故和企業對市場應變能力有限,導致車價波動很大,如可能上個月買的車和這個月買的同款車價格就相差較大。這些因素使得汽車金融在國內發展還需要相當一段時間。 記者:您認為還有哪些利潤點需要引起我們注意? 王務林:目前汽車后端產業(后市場)在利潤方面已經超過整個汽車產業利潤的60%,甚至極端一點說,在后產業每一個增值點如果我們用心去做都能超過前端由設計制造產生的利潤值。譬如,二手車評估和交易就是重要的一個價值增值點,我國目前每年二手車交易量相當于新車銷量的1/3,隨著汽車工業進一步發展以及國內經濟趨平衡發展態勢,今后二手車交易量增長率會明顯大于新車市場的增長率,二手車交易過程中如評估、置換、流程規則執行等將會產生一系列的價值增值點,也會成為經濟發展的動力之一。再譬如,根據中國國情發展起來的汽車租賃體系也會產生一系列利潤增長點。目前由于缺乏必要的約束管理機制,純粹因逐利而產生許多問題,因此政府和相關機構要從系統的角度研究一些對策、制定一些規則,使之健康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