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鋼鐵新聞網消息(中國冶金報記者 戴恩國) 為打造中國綠色鑄鍛造之都,沈陽近海經濟區鑄鍛造機加工業園招商說明會8月21日在沈陽隆重召開。 鑄鍛造機加工業園總規劃面積10平方公里,一期規劃5平方公里,啟動區2.3平方公里,世界第三、亞洲最大的鑄造企業——沈陽機床銀豐鑄造有限公司就坐落于此。到2010年引進規模企業42家完成固定資產投入30億元,年產鑄鍛件7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00億元。到2013年引進規模企業100家完成固定資產投入60億元,年產鑄鍛件150萬噸,實現銷售收入200億元。園區內擺放工藝水平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鑄鍛造項目,積極采用綠色鑄造新工藝,全面采用電弧爐和澆包精煉爐等熔煉新方式,樹脂砂及臘模、鐵模、陶模等鑄造新工藝,引進以合金鋼、超低碳不銹鋼、密烘鑄鐵、球墨鑄鐵,高品質的鍛件和鎂合金壓鑄、鑄鋁、鑄銅件及鈦合金鑄件為主導產品的企業。 沈陽近海經濟區管委會主任、遼中縣縣長林強進行招商推介時說,鑄鍛造機加工業園處于遼寧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地帶,是連接沿海經濟“五點一線”戰略與腹地經濟的鉆石節點,周圍集中了以工業為主的七大城市。距離母城沈陽53公里、營口港70公里、大連港300公里。具有陸路交通、港口物流、空港交通的便利條件,擁有人力、電力、能源、水資源的優勢,以及園區配套、原材料供應上的優勢。鑄鍛造機加工業園還具有政策優勢,享受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各項優惠政策、享受遼寧省沿海五點一線優惠政策,沈陽市委、市政府給予近海經濟區的特殊政策支持,沈陽近海經濟區優惠政策。 京沈高速公路、沈西工業開發大道、本遼遼新環沈高速公路、沈盤公路、秦沈高速電氣化鐵路已經在園區周圍形成密集的交通網絡,到營口的鐵路貨運專線和沈遼輕軌也即將建設,投資6億元占地600畝的營口港物流園已于園區內開工建設,距年貨物吞吐量1.2億噸的營口港70公里,距擁有100余條國內和國際航線、東北最大的沈陽桃仙國際機場65公里。沈陽鑄造研究所、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東北大學、沈陽工業大學等全國聞名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可為鑄鍛技術領域提供前瞻性的技術支持和服務;沈陽裝備制造學校、遼中縣職業技術學校,每年培養專業技術職工2600人,其中鑄鍛造機加工專業1500人。正在建設總投資1億元的沈陽市鑄鍛造職業技術學院,建筑面積50000平方米,有滿足3000人輪訓需要的鑄鍛造實訓設備,最終建成在校生達10000人的中、高職銜接,以高職教育為主的職業技術學院。電力資源充足,東電一次變即座落其中,園區將建112.5MW熱電廠一座,并建2座66KV變電所。遼中的天然氣資源豐富,遼河油田茨榆坨采油廠距遼中僅2公里,已發現的燃氣田可供沈陽使用50年,園區內天然氣供給充足。境內有遼、渾、蒲等五條過往河流,水資源可利用量8億立方米。現有日供水能力1.5萬噸的自來水廠和日處理能力5萬噸的污水處理廠,園區建有供水能力10萬噸的水廠。園區已鋪設路面3.2公里,連結排水管線3.2公里,架設電路1.5公里,固定資產投入2.1億元。鑄鍛企業生產所需的原材料主要有廢鋼、生鐵、鋼錠、石英砂、樹脂、硬化劑。鑄鍛造機加工業園位于沈陽近郊,沈陽眾多的機械加工企業有充足的廢鋼廢鐵。生鐵、鋼錠可由鞍鋼、本鋼、撫鋼保證供應;園區內已引進相關原材料供應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