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柯邁克先生受美國最大的緊固件采購商FASTCO公司委派,帶著自己的太太和兩個兒子2003年首次到上海創立美國快扣(上海)貿易有限公司時,他沒有想到僅僅過去了兩年,公司的業務就有了迅猛發展,員工由2名增加到90名,從中國采購的緊固件更達到了1億美元。 而據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緊固件專業協會會長馮金堯介紹,像美國FASTCO公司這樣把點設在中國的緊固件貿易采購商不在少數,因為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緊固件生產國,2005年出口量達到150多萬噸,他預計到2010年出口量有可能超過300萬噸。雖然前景頗令人鼓舞,但緊固件出口貿易中日益顯現的質量、服務、價格問題,乃至有可能遭遇的反傾銷等潛在的危機,也讓馮金堯及其眾多中國緊固件企業感到擔憂:“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將影響行業下一步的持續、健康發展! 為此,在企業的共同呼吁下,中國緊固件進出口貿易研討會近日在寧波召開。除36家國內緊固件出口骨干企業到場外,包括柯邁克先生在內的來自美國、德國、荷蘭、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和中國香港、臺灣地區的業內專家及采購商也應邀出席,共同為中國緊固件出口貿易把脈,以求雙贏。 小螺絲創造大價值 “螺絲雖小,它所起的作用與創造的價值卻不可小視!闭f這話時,馮金堯的臉上滿是自豪。的確,大到航空航天,小到百姓生活,螺絲的身影隨處可見。2005年,中國緊固件產量達到390萬噸,占世界緊固件總產量的四分之一強,實現銷售收入298億元,出口產品150.75萬噸,創匯達到17.85億美元,位居我國基礎件產品出口之首。 在向記者談及中國緊固件近5年的發展時,無論是國內的企業家還是國外的采購商,都用了“難以想像”一詞。即使是受能源緊缺、原材料漲價等不利因素的影響,中國緊固件行業發展的步伐也沒放慢。2001~2005年,全國緊固件產量年平均增長率為14.32%,銷售收入年平均增長率為23.07%,出口量年平均增長率為24.91%,出口創匯年平均增長率為31.95%。到“十五”末,產量比“九五”末翻了近一番,銷售收入是“九五”末的2.7倍,出口總量是“九五”末的近3倍,出口創匯是“九五”末的3.8倍。 隨著中國緊固件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其在國際上的地位也不斷提高。緊固件專業協會秘書長汪士宏告訴記者,此次研討會不僅吸引了國外的采購商,一些國家的駐華商務機構也向大會表示了祝賀,表明海外對中國緊固件產業的關注程度在提升。 檔次品質亟待提升 在中國緊固件產量穩居全球第一的同時,298億元的銷售額卻僅占世界總銷售額的10%左右;出口的平均價格為1240美元/噸,總體價格水平不高,尤其是我國從國外進口的平均價格高達9000多美元/噸,相差8倍。這正凸顯了我國緊固件行業存在的產品結構不合理問題,也是我們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