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武漢鍛壓行業協會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武漢鍛壓行業復蘇:企業過百家,年鍛件總量約30萬噸,去年年產值20億元。 武漢鍛壓行業協會負責人稱,近年,制造業從沿海向內地轉移,助推我市鍛壓行業發展,配套服務汽車、冶金、化工、船舶、電力、機床制造業。 據了解,近年武漢鍛壓行業國有大企業占骨干地位。其中,武漢重工鑄鍛有限公司位列中國工業企業500強,去年產值逾12億元,利稅逾億元。民營企業發展勢頭較好。武漢東風沖壓有限公司、武漢協和齒環有限公司、武漢喬治特種鋼廠等,年產值均過億元。年產能過萬噸的聯漢軋輥鍛造公司興建新廠。 武漢鍛壓業一批技術領先國內。武漢重工鑄鍛公司的厚壁無縫鋼管擠壓技術,武漢協和齒環的復合鍛造技術,均屬世界一流。 據介紹,武漢鍛壓行業仍存在散、亂、差現象,部分企業能耗高,污染環境,制約企業發展。武漢鍛壓行業協會負責人說,解決這些問題,除企業自身努力,還在于政策限制與引導。 上世紀80年代,作為老工業基地,武漢鍛造業強盛,企業過百家。后來,2/3鍛壓企業經營及效益滑落,最低谷一度不足30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