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件的質量直接決定主機的性能、整機質量、使用壽命、安全性和可靠性。 鍛件是利用金屬材料的可塑性,在冷態(常溫)或熱態(300~1250℃)時借助鍛壓設備所產生的力,使金屬材料變形,獲得機械零件毛坯所需形狀和尺寸。鍛壓件分自由鍛件、模鍛件、擠壓件、沖壓件、旋壓件、粉鍛件、封頭成形件等。 鍛件廣泛用于各種機械設備、軍工裝備和日常生活中,如果設有鍛件,就設有這個多彩的世界。在當代,凡鍛造工業實力強大的國家,必然在機械工業和軍工裝備生產的實力都很強大。所以在工業發達國家,都把鍛件生產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從一個國家所擁有的鍛壓設備數量、品種、等級和鍛件產量,就可衡量其工業水平和國防實力。 一、我國鍛壓行業的發展歷程 世界上鍛壓件的生產歷史起源何時無法考證,但從我國出土的文物考證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早就用金、銀、銅、鐵、錫,采用熱鍛、冷鍛、拉拔、旋壓、錘薄等工藝制造武器、工具、日用品和工藝品。我國的鍛壓工業雖然歷史悠久,但真正形成我國現代鍛壓工業的時間,還是近50多年的事。在1949年以前,我國僅生產少量小型機械設備,最大鍛錘僅3噸,年產鍛件可能數千噸。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日,就是我國現代鍛壓工業發展的起點。當回顧我國鍛壓工業經過50多年成長發展到現在的歷程時,也經過一段艱難曲折的道路。隨著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我國的鍛壓工業經過恢復、創業和大發展,現在己擁有一個門類比較齊全,生產能力比較雄厚的鍛壓工業,在裝備我國機械制造業和軍事工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
目前我國鍛壓設備品種、等級和數量,隨著發展需要,在開發自制新型鍛壓設備的同時,還進口一些高、精、尖、大的鍛壓設備,在品種和數量上,作為發展中國家來說,已名列前茅,可與先進工業國相媲美。
椐不完全統計,我國現有各種鍛壓設備40000萬臺,其中 1.自由鍛設備總量約:34000臺,其中 自由鍛液壓機約150臺,公稱壓力8~20MN(800~2000噸)100臺,25MN~150MN(2500~15000噸)50臺;在2008年還有160MN、165MN、185MN三臺自由鍛液壓機要投產。 這些設備主要為發電(火電、水電、核電)、軋鋼、采礦、石化、造船、軍工等工業生產大中型自由鍛件。 自由鍛錘約34000臺,落下部份重量150~8000㎏,現有數臺10噸、12噸自由鍛錘即將投產。 這些設備主要為各種機械生產中小自由鍛件。
2.模鍛設備總量約6000臺,其中 模鍛錘約1300臺,落下部份重量1~16噸、最大為45噸。 機械壓力機約1000臺,公稱壓力160~12000噸。 螺旋壓力機約3400臺,公稱壓力160~3150噸,最大為6300噸、8000噸、11200噸。 模鍛液壓機約10臺,公稱壓力100~300MN(10000~30000噸)特種模鍛設備(多工位高速鍛機、擺輾機、楔橫軋機、斜軋機、輥鍛機、輾環機、徑向鍛機及其他鍛造設備)約300臺。 這些模鍛設備為汽車、摩托車、軍用裝甲車、軌道車輛、工程機械、農業機械、航空、武器、手術器械、餐具等生產各種模鍛件。
椐不完全統計,現在我國年產鍛件約370萬噸,其中:自由鍛件100萬噸、模鍛件270萬噸,產量已居世界首位。
二、當前鍛件生產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我國鍛件產量雖已進入世界生產大國。但從設備構成、等級、技術水平和所生產的鍛壓件品種、精度、工藝水平與國外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尚需要改進提高。因此,還不是鍛件生產強國。 (2)現在我國大型自由鍛件生產處于“過剩”與“短缺”的雙重壓力,一般性大鍛件供大于求,對技術含量和質量要求很高的大型自由鍛件,如百萬千瓦汽輪機高中低壓轉子、特大支承輥、大型高溫高壓容器筒體等,生產能力低或不生產尚需進口。在汽車鍛件方面,現卡車用模鍛件全部由我國自已生產,還接受國外訂貨,但轎車模鍛件由于車型的知識產權不在我們手中,大部份仍需進口。 (3)鍛壓設備性能和輔助設施的自動化、機械化水平偏低,影響鍛件產量和精度,尚需不斷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