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宏觀經濟的拉動,近年來我國閥門行業得到快速發展。據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統計,2006年我國閥門行業實現工業總產值725.1億元,同比增長35.56%;銷售收入700.95億元,同比增長33.7%;利潤總額45.33億元,同比增長42.79%。 在部分省市的質量抽檢中,記者了解到,有一些小企業的產品質量存在很大的問題,而導致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生產廠家偷工減料,企圖以次充好。盡管我國閥門行業的整體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產品質量還不夠穩定,如跑、冒、滴、漏現象在國產閥門中還經常出現。專家提醒廣大生產企業,質量仍然是目前行業的主要問題,要想在市場上立于不敗之地就必須保證產品的高質量。 浙江:出口產品偷工減料 近期,浙江省檢驗檢疫局在對浙江省內一家閥門企業出口的一批770箱、71020只、貨值5.8萬美元的閥門進行抽樣檢驗時發現,其中有大量球閥因殼體開裂導致殼體試驗不合格,遠超檢驗規程的次品率上限。 對此該局出具了不合格通知單,要求企業對這批閥門進行返工清理后再進行復檢。然而,在這家閥門企業稱已全部進行了壓力試驗并已剔除掉不合格品后,浙江檢驗檢疫局派員進行復檢,結果發現殼體壓力試驗不合格的次品還是偏多。經解剖測定,這批閥門的殼體很薄,顯然是偷工減料所致。對此,檢驗檢疫局出具了不合格通知單,不準其出口,并將進一步加強對這家企業的檢驗監管。 據統計,2006年前三季度,浙江省檢驗檢疫局共查出26批出口閥門不合格,數量超過77萬只、貨值84萬多美元。銅是閥門類產品的重要原材料。2006年以來,由于銅、鋅等原材料價格猛漲,不少生產企業為了贏利千方百計降低成本,于是就采取了這種偷工減料的方法。還有的廠家為了招攬客戶,承諾客戶需要什么閥門都統統提供,產品質量卻很難保證。不合格的閥門進入市場,給用戶生產帶來不少安全隱患,這種狀況令人擔憂。 重慶:閥門質量監測合格率僅為35.9% 2006年7月份,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對在渝中區、高新區、江北區的27戶閥門銷售處銷售的上海、天津、浙江、河北、四川、重慶6個省、直轄市的30戶生產者的53組樣品進行抽檢,合格率僅為35.9%。檢測中發現的不合格項目主要有閥門殼體試驗、密封試驗、低壓密封試驗等。 為此,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提醒消費者在購買閥門時,除考慮知名品牌、價格因素外,還應考慮以下兩點:一、選擇外觀應平整光滑,金屬表面鑄造精細的閥門。此類閥門在做殼體試驗時,合格率相對高一些。二、應盡量選購閥門密封面粗糙度質量較好的。一般情況來說,在同等條件下這樣的閥門承受水壓的能力較高,才能防止泄漏,避免事故發生。 有關專家認為,目前國內閥門生產骨干企業已能按ISO國際標準、DIN德國標準、AWWA美國標準等國際標準設計制造各種閥門,行業的整體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但質量還不夠穩定。特別是在閥門原材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采用替代材料加工閥門的現象就比較常見。如用鐵球代替銅球,用鐵鍍銅的閥桿代替銅閥桿等,由于替代材料的性能不穩定,必然導致閥門質量下降。前不久,太原、天津等地的質監部門也對閥門市場進行了檢查,發現許多企業為了贏利以次充好,嚴重擾亂了閥門市場。 專家:閥門行業亟待提高產品質量 目前,我國閥門企業生產的各種閥門普遍存在著外漏、內漏、外觀質量不高、壽命短、操作不靈活以及閥門電動裝置和氣動裝置不可靠等問題,部分產品只相當于上個世紀80年代初的水平。隨著“十五”末期閥門市場的發展,閥門產量大幅度增長。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閥門分會的有關人士認為,提高閥門產品的質量仍是當務之急。業內人士指出,要想在質量上有飛躍性的發展,閥門行業必須大力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嚴格貫徹現有的國家標準,對現有產品進行改革,使更新后的產品達到上個世紀90年代國際水平。同時,閥門行業應對鑄鍛件的原材料選用、鑄造工藝、鍛造工藝、熱處理等環節采取有效措施,使鑄鍛件毛坯在內在質量和外觀質量上達到國際水平。 另一方面,應繼續開展內、外漏攻關,嚴格機械加工工藝,大力推廣新型密封材料,提高產品關鍵部位的加工精度,延長產品使用壽命,使閥門“一短兩漏”現象根本性好轉。 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閥門分會秘書長宋銀立表示,中國是一個機械制造業大國,緊隨美國、日本、德國,排在世界第四位,但是從自主知識產權來說,中國又是一個弱國。閥門是機械行業的一個基礎行業,目前為止,中國閥門行業年產值在500萬元以上的企業有1000多家,年產值在1億元以上的企業有50多家。中國閥門產業一年的總產值在400億元左右,出口約在80億~90億元,進口的閥門都是高參數閥門,技術含量較高,產值大約也在80億~90億元左右,但出口的閥門大多是低端產品。 “這與閥門企業的集中度不高,產品結構不合理,中低壓產品生產過剩有關”宋銀立說,“要盡快改變這種現狀,除了企業自身努力外,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企業間的聯合、兼并、重組來實現企業的資本擴張,從而進一步擴大市場占有率。” 宋銀立認為,企業間只要有聯合的可能就應該大膽地去嘗試,用3~5年的時間力爭打造出若干產值超過5億乃至10億元的企業集團。 縱觀國內閥門市場,閥門行業有著廣泛的發展空間,據有關專家預測,閥門未來市場主要集中在電力工業、石油化工、化肥、環保和城建等行業。他們斷言,誰有好的技術,誰有過硬的質量,誰能不斷開發新產品,誰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搶得先機、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