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設備出口已成外貿出口新增長點
“鐵路設備已成為我國外貿出口的新增長點。”商務部外貿司副司長支陸遜說,近年來我國鐵路設備出口實現跨越式發展,既有量增又有質變。
據統計,自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機車車輛出口由2001年的不到8000萬美元增長到2014年的37.4億美元,年均增速達34.7%,高于同期全國外貿出口增速16.5個百分點。2014年,機車車輛出口增長19.3%,是同期我國外貿出口增速的3倍。
“中國鐵路‘走出去’正逐步從初期的設備供貨向設計引領、技術帶動、施工建設、運營維護的全產業鏈輸出轉變。”支陸遜說。比如中國企業承建的尼日利亞阿布賈至卡杜納鐵路是非洲首條按照中國鐵路技術標準修建的現代化鐵路。
他介紹說,2014年,我國企業參與的境外鐵路建設項目348個,比2013年增加113個;累計簽訂合同額247億美元,同比增長3倍多,完成營業額76億美元,同比增長31.3%。
從“走出去”到“走進去”
支陸遜表示,我國鐵路設備在質量、造價、工期等方面有綜合優勢。2014年7月世界銀行發布報告稱,中國高鐵每公里造價(包括設備及土建)為0.87-1.29億元人民幣,約為發達國家的2/3。工作效率高,項目推進快,工期約為其他國家的3/4。
“中國企業既要走出去,也要走進去。”支陸遜說,近幾年,我國企業開始實施更高水平的國際化經營戰略。中國南車相繼在馬來西亞、土耳其、南非等重點市場實施本土化生產。中國北車先后成立了澳洲公司、美國公司、印度先鋒公司等,帶動海外市場的深入拓展和海外產業布局。
“一帶一路”將為助推中國鐵路“走出去”
“全球很多國家已將高鐵作為交通運輸領域發展重點,未來高鐵有望成為鐵路市場的重要增長點。”支陸遜說,據德國權威咨詢公司調查報告顯示,全球鐵路市場容量1620億歐元,未來有望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長,到2018年增長至1900億歐元。
“盡管我國鐵路企業‘走出去’取得很大發展,但因國際市場開拓時間較短,受到認可還需一個過程,且在標準國際化、售后維修網絡建設等方面仍存不足。”支陸遜說,下一步政府將推動營造公平公正的法治化環境,從加強標準國際化和售后網絡建設,推動企業誠信體系建設,方便企業融資等方面推動企業“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