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模具一直是整個鍛造工藝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鍛件成本控制最重要的因素。從模具設計制造、使用過程的每個工藝環節著手,深度挖掘提高模具壽命的潛力至關重要。本網記者對中國鍛協會秘書長張金進行了專訪,以下是專訪摘錄: 問題:張秘書長您好!模具一直是整個鍛造工藝中最重要的因素。今天請您談談模具這方面的問題。首先請您談談您如何看待計算機鍛造模擬技術在我國的應用狀況,有什么建議?
張金:鍛造工藝模擬在整個行業內應當推廣使用,發達國家的企業使用率接近百分之百,而我國不超過5%。實際上制約我們行業模擬發展的不僅僅是模擬軟件的問題,還有一個重要問題,這個問題關系著我們鍛造行業的未來發展,那就是材料的性能參數問題。我國目前缺少中國國標材料的性能參數數據庫,這個數據庫很重要,直接影響鍛造工藝設計和模具設計。這一塊需要政府和大專院校國家實驗室的支持。 另一方面,在應用鍛造工藝模擬時,一定要把計算機軟件模擬同實際試模經驗結合起來,只有這兩方面的有效結合,才能使模擬準確度達到一個新水平。
當然,行業認識水平、接受程度、技術人員的能力和知識結構都影響著數值模擬技術的應用。
問題:現在行業里出版了很多工具書,有些讓人眼花繚亂,針對模具設計這方面,您有什么建議? 張金:模具設計都需要很多工具書,在選擇工具書時一定要注意,要選擇那些具有實踐數據的工具書。在這里我推薦兩本書,一本書是《鍛造設計手冊》,另一本是第三版的《鍛壓手冊》。這兩本書都很有參考價值,比以前的工具書有很多突破。另外,中國鍛壓協會整理編輯了一套日本鍛協來自于企業實際生產的調研資料和經驗總結,在鍛壓工藝制定,生產管理和檢具設計方面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并且給設計者留出了很多思考的空間。這兩本書應當是模鍛技術人員的必備工具書。 問題:您參觀過國內外不少鍛造企業,針對模具制造方面您有什么建議?
張金:在模具制造方面我有兩點建議,這也是我參觀了很多企業后總結的:一個關于模具制造設備的建議。我們中國傳統上的模具加工設備一直是電火花加工,但是現在高速銑是一個方向。從1992年開始我們中國鍛壓協會就在整個行業提出推廣這個技術,但是直到2002年我們國家才有個別企業開始使用。而西方發達國家從1992年就開始使用高速銑加工鍛造模具,在這方面,我們比他們落后十多年。因此,對采用新設備要有充足的意識。另一個建議是關于定位器,也就是卡具的問題,就是在加工模具過程中盡量不要變更零件的夾卡位置。還想說的一點是,為了降低模具成本,必須想到模具壽命和模具制造成本,恰當的模具壽命,較低的制模成本是最佳選擇。這樣可以保證模具加工的精度。 問題:延長模具壽命在鍛造行業里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您剛有提到在制造過程中與之相關的問題,那再請您從模具使用方面談談如何能有效地提高模具壽命?
張金:在模具使用方面我要說一點,鍛造模具分為冷鍛模、溫鍛模和熱鍛模。對于熱鍛模,我們傳統概念是開始使用時溫度在250-350度,在打了一定量的鍛件后,我們就希望把模具的溫度迅速降下來,降到起始的溫度,這個概念是錯誤的,模具是不能急冷急熱,也就是說當模具隨著鍛件鍛打件數增加,溫度會不斷地輕微上升,這個時候是不能把它強制冷卻下來的。各種模具材料都有合理的熱冷曲線,都有度。這不像人蒸桑拿,蒸到一定程度時用冷水一激對身體有好處。急冷對大多數模具來說沒有一點好處,很容易造成模具開裂。這也是很多企業遇到的問題:模具冷卻做的很好,但是模具壽命很低。 問題:現在一談到模具成本問題,大家都會想到延長模具壽命,那模具延壽是不是降低模具成本的根本?
張金:上面說過了,牽扯到模具的成本問題。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追求的基本上是一套模具打多少個鍛件,3000件、4000件、5000件或者上萬件,但是實際上我們還要注意制造模具的效率,有時候比提高模具的壽命更好。比如開發一套模具,為了提高模具的壽命,花了很長時間,而且又花費了比如5萬元才提高了1000件,那就不如再做一套模具。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系統工程。 問題:現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在模具設計開發周期這方面您有什么寶貴的意見?
張金:除了剛才提到的模具的制造效率問題以外,企業要想在競爭越來越殘酷的市場中站穩腳跟,一定要注意模具的開發周期,F在,很多企業從接到樣品到打出第一個合格樣件,其間需要一個多月。從目前的國內外市場來看,這個開發周期最好限制在一個星期以內。對于從未做過的非常復雜的零件也不要超過兩周時間,F在的模鍛生產就是要盡量縮短開發周期。要縮短開發周期要從設計手段、制造手段、模具結構等上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