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合資和進口車型價格下探,在中國汽車消費市場,自主品牌產品的“價格優勢”已逐漸趨弱,在上汽乘用車看來,自主品牌車企的高端化發展,若不能在核心技術累積上與競爭對手形成抗衡,未來發展勢必將面臨很大風險。
因而,對于如何更有效果地執行高端化戰略、如何實現對中國市場的深刻把握等問題,上汽集團副總裁、上汽乘用車公司總經理王曉秋闡述了如下觀點:
記者:在日漸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上汽的現階段的高端化路線與競爭對手有何不同?“芯動戰略”在其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王曉秋:對上汽乘用車公司來說,未來主要關注的產品是新能源和“互聯網 ”,從明年開始,新一輪的產品將進入市場。在新品投放背后,“芯動戰略” 以“藍芯”和“綠芯”兩大技術品牌為支撐,是實現“品質型增長”的關鍵。具體來說,在傳統汽車領域,雖然上汽乘用車成立不到10年,但整個動力總成的發展 進步非常大。目前,MGE和SGE發動機已經跨入國際行列。“綠芯”則指未來的新能源汽車核心科技,未來,我們希望在新能源汽車方面也能走在全國的前列。 這不僅僅是為了提升企業的品牌形象,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在整個汽車行業中起到節能環保的帶頭作用。
記者:在上汽的規劃中,榮威品牌和MG名爵品牌怎樣協調發展?
王曉秋:目前,我們已對兩個品牌做了區分和分割,簡單而言,榮威品牌和MG名爵品牌的品牌口號分別為“品位科技、知你知行”和“魅力·綻放”。但由于消費 者對此比較生疏,我們從下一代產品開始,要讓兩個品牌真正開始走不同的方向。具體來說,相比榮威,MG品牌定位更年輕、更偏向于運動。在全世界范圍內,很 多企業都在一個平臺上做完全兩個不同的產品和品牌,且已有成功分割的先例,我們也正在努力學習。
記者:未來,上汽對新能源車和傳統車是如何布局的,各自占比是多少?
王曉秋:未來新能源比例大概將達到15%到20%。現在國家和地方對新能源的補貼力度還很大,亦有越來越多城市限購,這對新能源汽車是個機會。另外,隨著 技術的進步,新能源車的競爭優勢會越發明顯。舉例來說,對大部分消費者而言,1.5T車型的動力性已經足夠,在此基礎上加上插電式強混技術,就能在性能上 基本滿足消費者需求。
同時,新能源車能夠真正給客戶帶來價值,尤其是插電強混車,不僅能把油耗降得很低,又解決了牌照問題,與純電動車相比又消除了里程焦慮。因此,新能源車尤其是插電強混車,是我們未來發力的重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