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30日,美國OpenAI發布了聊天機器人程序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這個由人工智能技術驅動的自然語言處理工具一經發布,便在社會認知領域引發了一場地震。 最興奮的企業莫過于百度,曾“All in AI”的它終于等到了自己的時代機遇。 2023年10月17日,在百度世界大會2023上,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直言:“繼大語言模型重構人類的信息世界之后,大模型還將走向多模態,進一步重構人類的物理世界,自動駕駛就是大模型重構物理世界的典型代表。” 為了抓住大模型的時代機遇,李彥宏曾放言要基于大模型把百度所有的產品重做一遍,可見百度對大模型的認真和激動程度。 對于大模型的到來,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智能汽車業務部總經理蘇坦同樣感到興奮,“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大模型產品帶來的力量”,因為過去所有的智能化產品,總體是基于規則與經驗累積的基本邏輯,但是大模型的到來,改變了整個產品底層的開發范式。 蘇坦舉例道,比如關于自動駕駛汽車的規劃控制環節,以往我們是基于規則及經驗積累的邏輯來規劃車如何行駛,可是無法解決corner case,及處理復雜的邊界低頻場景,但大模型可以學習人的視角來制定行駛規則,輕松應對復雜多變的場景,這是一個時代的變化。 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組智能汽車業務部總經理蘇坦 大模型加速推動智駕落地 有人曾質疑過,為什么智能駕駛發展多年卻沒有達到大家期望的結果,是不是方法不對?但在蘇坦看來,并不是之前的方法不對,而是現在大模型路線要比過去的方法更對,“我們有信心把智能駕駛這個事情做成。”蘇坦對億歐汽車說道。 百度集團資深副總裁、智能駕駛事業群組總裁李震宇認為,大模型對智能汽車行業的重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即語言大模型上車,人車交互方式會從“命令式”升級到“對話式”;通過Transformer和BEV等新技術徹底重構自動駕駛技術棧,感知能力獲得代際感提升,加速純視覺方案的成熟和普及;未來的大模型還將走向多模態,塑造出完全自動駕駛的汽車機器人。 關于近期“高精地圖會不會消失”的熱議話題,蘇坦表示,由于城市場景過于復雜,用以往的高精地圖方案肯定會遇到很大的成本瓶頸和數據鮮度瓶頸。百度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會嘗試用新的方式去做輕地圖重感知的方案,比如基于大模型強大的感知能力,讓輕量級的數據可持續。 從長遠來看,蘇坦認為經典意義上的無圖不會在終局發生,至少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目前“輕地圖重感知”的路線將會發展得越來越好。 億歐汽車現場了解到,百度發布的Apollo Highway Driving Pro已成功搭載到嵐圖產品,形成了一個非常好的消費比組合。同時,該方案還將搭載更多車型,并計劃在2024年升級推出包含城市記憶行車、城快/高速領航功能行泊一體產品以及自主泊車2.0。 Apollo Highway Driving Max于2023年Q4量產落地 在蘇坦看來,不論是有圖、無圖,還是高精、超清,智能駕駛本質上是需要兼顧體驗與安全的核心課題。 此外,關于自動駕駛的激光雷達方案與純視覺路線一直是業內爭議頗多的話題,蘇坦認為,激光雷達當前還有更好的突破發展空間,直接否定激光雷達的路線很不可取。 目前行業對激光雷達的討論和爭議,主要針對的是現在的激光雷達,同時需要思考未來是否會有更低成本的、更耐久的和汽車生命周期更匹配的全新傳感器出現,到底是4D毫米波雷達,還是革命性的下一代的激光雷達,均未定論。“激光雷達并非在跟純視覺競爭,而是跟自己競爭。” 蘇坦提出了一個問題,因為人足夠聰明,所以在導航地圖的指引下可以在城市范圍內開起車來,那智駕系統是不是也能夠做到呢?“我們應該用這個底層邏輯來思考智駕落地。” 艙駕融合,迎來開局之作 “我們對艙駕融合的概念是認真的”,雖然艙駕融合有很高的技術壁壘,尚未實現規模化量產上車,但這個方向是創新的。 廠商要實現艙駕一體,除了要有好的算力平臺,還要有充沛的算力資源,特別是在大模型時代,一系列的新應用已經從過去的封閉式變成了拓展式,艙本身對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駕又對穩定性能有極高的要求,這對艙駕一體的性能基礎提出了高標準與高要求。 在活動現場,百度Apollo行業發布了Apollo Robo-Cabin艙駕一體軟芯融合智算平臺,據蘇坦透露,這是中國首個能夠完成甚至是全球首個真正意義上在單SOC上實現了艙駕融合運行的平臺。百度Apollo現場與航盛簽署戰略合作,宣布將共同基于高通平臺打造新一代艙駕融合產品。 蘇坦認為,艙駕融合真正意義上的創新點在于,其開啟了域融合的趨勢,即把一些應用場景收容到統一計算平臺計算里,極大節約了成本。這也將推動中央域控制器的到來,它就像是行業捅破一層窗戶紙,“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案例出來,甚至不排除未來的電子信息架構里會出現一些新的趨勢,這將是一個開局之作。” 蘇坦表示,前跨域融合的趨勢顯現,只有以開放的心態、姿態、策略,才能真正獲得未來。從車企到生態合作伙伴,百度Apollo會進一步開放產品體驗的定義權,持續進化智駕產品力,以更加高質量、高體驗、高可靠性的方式進行標準化的輸出,打造開放共創的全新生態體系。 在未來,視覺大模型以及多模態大模型將更加徹底的重構智能汽車,形成一個包含感知、預測為一體化的大模型,而決策和規劃也會從現在的以規則為主,演進成為一個以模型驅動、基于數據、深度學習的大模型系統。吉利汽車研究院技術規劃中心主任陳勇說道。 降本增優,打造長板聯盟 對于平臺+生態的理念,蘇坦表示,百度始終懷有敬畏之心,尊重OEM的市場競爭,直面C端用戶。但在蘇坦看來,汽車產業鏈里面的鏈主地位依舊屬于OEM。 百度深知自身在智能駕駛有一定積累,但供應鏈管理、生產制造、質量控制、貼片工藝等方面仍然是OEM的主場,與其相爭,不如合作,以平臺+生態的合作模式打造一個長板+長板的組合。“我認為,行業玩家未來將會基于各自的長板形成生態聯盟型的模式。” 李震宇則認為,大模型的“智能涌現”帶來理解、生成、推理、記憶等核心能力的突破,讓汽車具有EQ和IQ,將重構智能汽車業態。 百度與生態合作伙伴 作為一家在汽車行業深耕多年的科技公司,百度希望自己的智駕產品可以讓更多的車用得起,幫助車企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降本增優,所以一定程度上用技術創新從而驅動整車系統綜合成本的下降,這是百度堅定不移去做的事情。蘇坦強調道。 甚至在蘇坦看來,對于有技術實力的廠商,汽車行業對降本的極致追求會催生一個機遇,使得智駕產品可以通過技術進步和積累來進行結構性降本,如創新開發模式,提供傳感器組合,推動算力突破等,再比如廠商若自定位能力做得足夠好,就不需要再購買昂貴的高精定位,甚至還可以推動整個產品結構式的演進,“有前瞻性的廠商對于成本的控制會對傳統廠商形成降維打擊。” 蘇坦直言,百度智駕產品在今年路陸續上車入市后的用戶反饋是很正向的,收獲了良好的市場口碑。“這的確令人感到欣慰。”此外,蘇坦表示他們非常明顯地感受到國際企業對中國科技創新企業發自內心的尊重,以往國際車企更多地把中國定位成一個市場,而現在他們會來這里尋找技術創新,無論是靈感、賦能,還是方案,技術。 蘇坦認為,到2025年,中國市場上會出現很多有本土廠商深度賦能的國際品牌車型。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