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9日,第十一屆汽車與環境創新論壇暨第十五屆全球汽車產業峰會,第五屆金輯獎中國汽車新供應鏈百強頒獎盛典于上海市盛大開幕!本屆論壇由國家特聘專家汽車組、蓋世汽車、歐美同學會嘉定分會汽車專委會共同主辦,同時由上海市歐美同學會和嘉定區委統戰部共同指導。 本屆論壇邀請政、企、學、研等行業領導專家,共同探討產業面臨的挑戰和解決之道,以及技術發展的思路。論壇為期兩天,通過專家演講、主題圓桌、與嘉賓互動等研討形式,讓大家分享真知灼見,為行業發展出謀劃策,貢獻集體智慧。 同時本次大會得到了華為、中興通訊、麥格納、佛吉亞、海斯坦普、艾菲汽車零部件、森薩塔科技、江波龍、威睿電動、利氪科技、超星未來、創時智駕、意瑞半導體、思必馳、天津優控、旋智電子等52家生態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 開幕致辭 本屆論壇的大會主席由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總監、SAE Fellow徐政擔任。首先徐政從2023年中國車市的表現進行了系統分享,據徐政介紹,2023年上半年,我國乘用車累計銷量達到1127萬,同比上升8.8%。同時,乘用車的出口結構呈現自主品牌和新能源出口雙增長的局面。 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持續發展,中國汽車品牌開始從國內“卷”到海外。但與此同時,新的經濟周期市場需求緊縮,外部地緣政治沖突、貿易戰等加劇材料短缺和價格上漲,加之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以及“極致卷”的性價比,導致傳統的定價體系正在被持續不斷的“價格戰”突破,對整車廠及供應鏈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開幕致辭上,徐政向與會嘉賓拋出了問題——面對不同的市場環境,如何提高品牌認知度、加強本地化運營?如何建立人才體系和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以及雙碳目標和能源結構調整的國際形式下,車用動力系統技術路線走向多元化發展。如何保證不同動力系統間的協調性和兼容性? 最后徐政表示,雖然汽車產業在面臨挑戰,但也面對著最好的時代,技術變革和消費演變為汽車行業帶來了新機會。我們要順應時代、應對挑戰、持續向上。 徐 政 | 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總監、SAE Fellow 領導致辭——行業代表 近年來,中國汽車的市場表現令人驚艷。比如出海、自主品牌的市占率、新能源品牌的滲透率迅速崛起,震驚了國際同行。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表示,歐盟的反補貼調查恰恰證明了中國汽車的產業和轉型升級走在了世界前列,說明我們正走在汽車強國的路上。接下來,反傾銷、反補貼、碳壁壘、技術壁壘等問題將接踵而至,但這是我們走上汽車強國路的必經之路。沒有人能阻擋我們,此時我們要有定力、有信心、要堅持長期主義。 付于武認為,長期主義不僅是態度,更是汽車產業高質量綠色發展的價值觀。要堅持長期主義,要做百年企業,要有敬畏之心——敬畏產業、敬畏市場、敬畏科學技術、敬畏汽車行業的創新團隊。 最后,付于武表示,汽車產業正走在關鍵的歷史階段,即從現在開始,用十年乃至二十年的時間建設產業強國,將長期主義堅持到底。 付于武 |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汽車人才研究會名譽理事長 領導致辭——政府代表 嘉定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唐曉林坦言,中國汽車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飛速發展,中國方案加快形成,中國品牌持續向好,汽車產業鏈不斷提升,制造水平位于世界前列。但是逆全球化趨勢正在加劇,制造業全球分工體系風險日趨顯現,如芯片、基礎軟件等產業鏈關鍵領域面臨著技術瓶頸。產業轉型下產能過剩、企業保障不協調等問題都需要我們深入思考,未雨綢繆。 唐曉林表示,中國汽車與環境創新論壇已舉辦十余載,已發展為國內汽車環境與創新領域聚焦政策標準動向、企業戰略布局、消費環境變化、產品迭代升級、前瞻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年度盛會。值歐美同學會成立110年之際,我們要傳承和發揚歐美同學會前輩的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充分彰顯留學報國人才庫,建言獻策智囊團的使命擔當,團結引領嘉定區汽車行業廣大歸國留學人員,緊密圍繞驅動汽車產業變革的關鍵要素集思廣益,為嘉定汽車新四化、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添磚加瓦。 唐曉林 | 嘉定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主辦方歡迎致辭——NDE Automotive Group 過去,行業對傳統汽車的動力車能否趕上國際先進水平還有點悲觀;對混合動力技術賽道上自主品牌能否走出一條有競爭力的發展之路也充滿疑惑;中國車企對核心零部件的技術掌控還比較弱;中國自主品牌汽車走向歐美發達市場還停留在公司管理層的PPT上。 而今天,中國汽車已經自立于全球汽車產業的重要地位。華澗新能源聯合創始人,SAE Fellow辛軍直言,中國自主品牌發動機已經開始與國際品牌同臺競技,中國混合動力產品迅速獲得國內外的歡迎,底盤技術和芯片也都建立起了強大的產業鏈,中國已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來自傳統車企和新造車企業的產品成功打入汽車產業發達市場。 展望未來,辛軍表示,整車出口到發達市場建廠,再到發達市場提高當地生產零部件的占比,需要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在新的層面協同創新。同時在雙碳背景下,整車企業和零部件企業也需要協同優化降碳路線。 中國汽車與環境創新論壇至今已有十年,既有廣度,也有深度,辛軍坦言,作為論壇發起方和主辦方,向一直以來支持參與汽車與環境創新論壇的行業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最后祝與會嘉賓都能有所收獲。 辛 軍 | 華澗新能源聯合創始人,SAE Fellow 主辦方歡迎致辭——蓋世汽車 蓋世汽車CEO周曉鶯表示,蓋世汽車每年會做五六十場論壇,但汽車與環境創新論壇承載了更多汽車人的情緒價值。在去年的論壇上,我們發布了《海歸歸國的故事》,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眾多海歸技術大咖的貢獻。中國企業的沉淀、積累、發展、創新和超越都在汽車與環境創新論壇上留下了諸多記憶,大家也都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共同為中國汽車發展貢獻力量 周曉鶯坦言,我們趕上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最好的時代,是市場快速增長的30年,也是產業技術飛速突破的10年。汽車作為科技的集大成者,少不了每一位赤子之心的汽車人的奮發圖強,讓中國汽車有機會走入世界舞臺的中央。中國汽車EV已占據全球63%以上的份額,這個成果來之不易,在此也特別感謝一代又一代汽車人辛勤的拼搏。蓋世汽車作為一家知識密集型的公司,有幸服務于汽車產業,也在一直秉承長期主義。期待未來和大家一起努力,創造中國汽車更好的未來! 周曉鶯 | 蓋世汽車CEO 對電動車發展趨勢及幾個相關關系的認識 國家信息中心正高級經濟師徐長明表示,今年國產車在國內市場的銷售量將達到2220萬輛,預計增速為3.6%。現階段,份額比利潤更重要,因此各大車企也在通過價格戰,搶占更多市場份額。 從電動車總體趨勢來看,截至9月,NEV乘用車滲透率已達到33.3%。徐長明認為,未來3年NEV仍將快速發展,判斷依據有三:第一價格力,領先企業具備維持價格穩定或降價的能力;第二產品力,NEV使用場景越來越豐富;第三消費偏好,主動選擇NEV的消費者數量在快速增長。 同時徐長明認為,未來,BEV與有發動機的汽車將并行發展;在有發動機的汽車中,混合動力汽車看漲,純油車市場空間將受到持續擠壓;PHEV與HEV的關系比較復雜,未來是個博弈的過程。 徐長明 | 國家信息中心正高級經濟師 中國汽車智能化之國際化的機遇和挑戰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奇瑞雄獅科技總經理鄔學斌表示,未來五年,中國汽車將發生巨大變化,將是中國新汽車的五年。2023年上半年全球銷量4122萬輛。同比增長8.5%中新能源為583.2萬輛,同比增長40.2% 新能源市場占有率為15%。一個產業發展至15%,便是面臨了新拐點。 對比國內外的智能化,從智能化體驗來看,2023年北美車型(含新能源) 平均值為503、國內傳統燃油車則為512,新能源車型則高達552;從智能化水平來看,2023年國大智能化滲透率為82.7%,高于全球平均74.3%,總體暫處于領先地位;從生態資源來看,中國的生態矩陣非常豐富,但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汽車出海需要去適應海外的生態矩陣,進行本地化。 關于中國智慧汽車出海的機遇與挑戰,鄔學斌從智能化、電動化、運營化三方面展開了分享,并著重對海外多樣且繁瑣的法規和認證挑戰進行了闡述。 鄔學斌 | 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奇瑞雄獅科技總經理 全球經濟走勢與汽車產業發展 “疫情”后,全球經濟在緩慢恢復。以美國為例,2023年二季度GDP增長2.4%高于一季度的2%;但是為應對疫情增發貨幣導致財政赤字創歷史新高;政府信用流失,評級下降;其零售銷售的增加也撬動了工業產值的增長。而從歐盟來看,過去一年,由于俄烏戰爭、能源危機等多重挑戰,經濟衰退風險盤桓在歐洲上空。逼迫能源結構轉換,歐洲似乎已度過能源危機的“至暗時刻”。 復旦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副院長、復旦大學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暉明表示,全球經濟的緩慢恢復,為汽車產業的出海提供了市場發展土壤。從中國經濟發展來看,呈現出全面復蘇增長的態勢。經初步核算,中國經濟前三季度GDP總值913027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5.2%。但是當前,中國經濟發展處與調整、糾結、阻力和發展相持的復雜態勢。值得關注的是汽車產業對國民經濟發展貢獻仍然有巨大的空間,近三年來汽車的出口成績已經能說明其重要價值。 張暉明 | 復旦大學長三角研究院副院長、復旦大學企業研究所所長 打造世界級的中國汽車品牌 蔚來自創立之初就布局全世界,如今已經在中國、歐洲、美國等五個國家布局了研發中心,在挪威、德國、瑞典、丹麥、荷蘭都有NIO House。2018年,蔚來在美國上市,2022年在香港和新加坡上市,迄今為止已擁有超40萬用戶,在30萬以上的純電細分市場中占60%,是絕對的主導地位。 聚焦產品、技術、用戶、可持續發展四個方面, FISITA副主席兼工業委員會主席、蔚來執行副總裁兼質量委員會主席沈峰展開了分享。 首先針對產品,沈峰表示,蔚來始終堅持“對美和完美的不懈追求”原則。今年以來,我們用3個月左右的時間,上新了全新的五款新車,從全產業來看,目前還沒有任何一家主機廠完成這個任務。 其次從技術方面來看,沈峰表坦言,每個季度在技術上的投入都為30億元以上,涉及智能駕駛、智能座艙、智慧能源、全景互聯、全域操作系統、車輛工程、芯片、智能硬件等12個領域。 第三關于用戶,沈峰表表示,蔚來車主能感受到完全不同的體驗。目前,蔚來在全球有137個蔚來中心,304個蔚來空間,NIO HOUSE就是蔚來車主的“家”。 最后聚焦可持續發展,蔚來踐行Blue Sky Coming愿景,在全產業鏈碳中和過程中積極踐行。沈峰展示了蔚來來第二先進制造基地,并強調了以低碳和可持續發展為準則,領先構建全行業的綠色要素高地的重要意義。 沈 峰 | FISITA副主席兼工業委員會主席、蔚來執行副總裁兼質量委員會主席 高端對話:擁抱新時代,深化中國汽車高質量發展 本次高端對話由蓋世汽車CEO周曉鶯作為主持人,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奇瑞雄獅科技總經理鄔學斌、沃爾沃汽車亞太區采購與物流副總裁李海、海斯坦普亞太區首席執行官Antonio Lopez Arce、麥格納斯太爾中國區副總裁彭君虎出席圓桌討論環節。 首先圍繞中國車市階段性發展特點,他們將探討供應鏈上的機會點;其次針對企業出海的熱點話題,他們嘗試提出了相應的布局策略,并對潛在風險進行了前瞻觀點的輸出。此外,隨著智能化和電動化的發展,歐美市場對數字化合規以及碳排放的要求日益嚴格。針對上述挑戰,與會嘉賓嘗試提出了企業確保合規的應對性方案;同時對已實現全球化布局的零部件企業如何更有效地支持中國車企出海等問題展開討論。 雙碳背景下動力總成技術發展趨勢 根據全球碳排放目標(巴黎協定),要求全球平均溫升保持在相對于工業化前水平2°C以內,盡力限制在1.5C以內;全球盡快實現溫室氣體排放達到峰值,本世紀下半葉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 針對雙碳目標,我國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副院長仇杰坦言,根據新版雙積分政策,明確了PHEV和HEV的發展,對插電式混合動力和增程式發展而言是新的機遇。從出海方面來看,最大的特征為歐洲沒有針對PHEV的相關補貼,因此從成本和性能等多方面來看,PHEV有較大的增量空間。未來,PHEV和HEV的發展階段取決于政策、消費者的消費傾向、新能源相關設施建設和混合動力車型與純電動車型的技術、成本、質量多方面競爭與產品力相匹配的宣傳策略。 同時,仇杰對混動專用發動機、DMH混動系統、集成控制器開發展開了具體闡述。 最后,仇杰坦言,雙碳是PHEV活下去的機會。目前,上汽自主開發了集成控制器PICU,集成EMS、TCU、HCU、空調、熱管理等模塊的軟硬件資源,并首次自主開發發動機軟件、變速箱軟件、空調及熱管理軟件,實現軟件全自主化開發。 仇杰 | 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副院長 新動力 新動能 新體驗 新未來——多元電氣化路線趨勢及長安研發實踐 無論是中國還是歐洲市場,新能源車迎來了快速發展期,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動力研究院總經理胡鐵剛表示,未來幾年,增速和滲透率增幅可能會放緩,尤其是歐洲市場,2023年1-8月,其新能源增速已經放緩,滲透率下調至22.3%。未來,我們將從油耗積分、電耗積分等方面向碳積分持續推進。 關于目前電氣化動力的熱點,胡鐵剛進行了總結梳理,包括BEV、XEV ( PHEV/REEV ) 、HEV的產品趨勢研判,以及各動力架構用車成本的對比分析。而關于電池電量的趨勢,胡鐵剛認為,XEV續航里程150-200km、EV續航里程500-600km將成為典型續駛里程配置,基本滿足用戶全場景使用的續航要求。 在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過程中,胡鐵剛介紹了長安汽車的總體戰略布局,包括香格里拉計劃,全面啟動電動化戰略;“北斗天樞計劃” ,全面啟動智能化戰略;海納百川計劃,加速國際化,全速向世界級品牌邁進。而關于電氣化技術路線,長安將面向中國及國際多元化的市場和用戶需求,堅持多動力路線并行的動力總成布局策略。 胡鐵剛 | 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動力研究院總經理 800V高壓架構平臺下的電驅動技術創新 威睿公司創建于2013年,隸屬于吉利控股集團,總部位于浙江寧波,是一家專業從事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電驅動系統、充電系統、儲能系統的研發、制造、銷售與售后服務的新能源科技公司。 極氪汽車,威睿電驅平臺總工王海兵認為,在雙碳目標下,技術路線的核心可以總結為清潔化、電氣化、智能化三方面。其中清潔化是指清潔能源、低碳能源;電氣化包括能源生產電氣化、能源消費電氣化和交通電氣化;智能化則是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汽車。 王海兵表示,在汽車電氣化電壓平臺的選擇上,車端的充電平臺與充電樁端的匹配問題成為重要原則之一。對此,威睿能夠提供完整的800V平臺解決方案。針對威睿800V集成驅動系統技術平臺的高價值、高安全、高靜謐、高性能特性及其關鍵技術,王海兵展開了具體講解。 王海兵 | 極氪汽車,威睿電驅平臺總工 Tier 2企業的電氣化轉型:ICE傳感器到電機傳感器 作為一家領先的國際汽車零部件供應商,EFI 致力于經營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具有服務意識的工業企業,憑借其創新的機電一體化解決方案以及電子和電磁系統,EFI 使車輛更經濟、智能、舒適、安全。 艾菲汽車零部件亞太區CEOEric LEMAIRE坦言,我們的使命是人力和技術驅動,實現可持續和智能移動。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轉變我們的經濟模式,實現可持續發展。包括加快業務運營向可持續交通的轉型;發展電動交通戰略平臺;實現移動和機器人領域業務的多樣化發展; 二、控制對環境的影響。踐行企業全范圍碳足跡;踐行巴黎協定的減碳路徑;最終實現全球平均溫升保持在相對于工業化前水平2°C以內的目標。 三、踐行社會責任,始終將員工安全置于我們優先考慮的核心位置,在EFI促進多樣性和包容性的員工福利發展。 四、堅守商業道德和可持續采購分享,并確保符合業務標準。 Eric LEMAIRE | 艾菲汽車零部件亞太區CEO 關于EFI 的六大產品領域,艾菲汽車零部件亞太區BD總監劉兵進行了補充介紹,并著重介紹了用于混合動力和電動應用的傳感器DIGIPOS產品。 劉兵 | 艾菲汽車零部件亞太區BD總監 高壓電驅動與全液冷超快充創新技術方案 在雙碳目標下,要加速乘用車電動化進程,2060零排放車輛占比需達90%。對此,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智能電動業務部副總裁彭鵬表示,當前的任務十分艱巨。 如何推動汽車的電動化發展?彭鵬表示,主要包括產業政策、車企策略、科技發展、碳排放要求和充電基礎設施等幾大因素。而從用戶角度而言,充電體驗、里程、電池安全與成本等問題是電動化發展的重要考量。因此,發展安全、可靠的高壓大功率超充是電動化發展的核心密碼。 彭鵬表示,高壓平臺能帶來動力增強,部件優化,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等價值。但在高壓過程中也面臨著高壓安全、軸承電腐蝕、高壓EMC等挑戰。華為致力于為車企提供動力域全棧高壓解決方案,提升用戶補能體驗。運用創新數字化技術,解決高壓化帶來的三大問題。 而針對城市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的用戶高體驗、設備高質量、運營高收益的發展趨勢,彭鵬系統介紹了華為的業界首款全液冷架構。 彭鵬 | 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智能電動業務部副總裁 適應新時代和新賽道的汽車工業巨變,探討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發展趨勢及技術挑戰 中國新能源車銷量和滲透率飛速增長,2020年只有5%,2021年15%,2022年 27.6%,銷量到了688萬輛的水平,2023年7月,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已經到了36.1%。上海洛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極石汽車)合伙人,副總裁&智能驅動院長閻全忠表示,中國汽車的未來充滿機遇,與此同時,中國式的增程式混動技術也在不斷發展。8月,增程式混合動力汽車的銷量為5.4萬輛,同比增長282%。 聚焦中國式的增程式混動技術,閻全忠表示,中國式增程式車型對動力電池有著差異化需求:安全,成本低、壽命長、循環壽命的要求遠高于純電動車型;同時增程式車型的電池容量大,系統復雜程度越高,不僅可靠性要經受考驗,對安全性的挑戰也很大。 閻全忠介紹,極石汽車是由洛軻智能和魏橋集團旗下的北京汽車制造廠合作打造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主要定位就是增程式汽車。極石汽車的產品亮點就在于增程式核心架構的發動機電池、增程式核心的控制模式。 閻全忠 | 上海洛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極石汽車)合伙人,副總裁&智能驅動院長 奇瑞鯤鵬超能混動C-DM開發 蕪湖埃科泰克動力總成有限公司是奇瑞的全資子公司,奇瑞的全部動力總成產品都由埃科泰克提供。 蕪湖埃科泰克動力總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之光表示,自2021年起,中國市場PHEV銷量快速增長。而HEV在中國市場增速放緩,1-8月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這不免有PHEV對其的沖擊。總體來看,PHEV面臨著良好的發展機遇。 同時,周之光認為,增程式和PHEV并非是對立的關系,而是PHEV的細分技術路線。根據《混合動力電動汽車類型 QC/T 837-2010》,按照動力系統結構形式,可分為串聯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并聯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混聯式混合動力電動汽車。其中,混聯式混合動力兼具串聯和并聯的所有功能模式,兼顧動力性和經濟性。 針對奇瑞鯤鵬超能混動C-DM,周之光表示,歷經18年混動技術積累,奇瑞始終以構建高性能混動為目標。我們的混合動力平臺化開發中,DHT可匹配不同的DHE和電池,可用于PHEV和HEV。針對不同技術方向,設定3個基礎構型,基于3個基礎構型,進行了20+萬種方案尋優分析。 奇瑞、星途、捷途三大品牌將全面搭載鯤鵬超能混動C-DM,到2024年,奇瑞集團將推出20款以上C-DM車型,開啟奇瑞在新能源時代的奔跑“加速度”。 周之光 | 蕪湖埃科泰克動力總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高端對話:碳中和大趨勢下動力系統戰略探討 下午場的高端對話由華澗新能源聯合創始人、SAE Fellow辛軍作為主持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新動力研究院總經理胡鐵剛、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總監、SAE Fellow徐政、上海洛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極石汽車)合伙人,副總裁&智能驅動院長閻全忠、蕪湖埃科泰克動力總成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之光、華為數字能源技術有限公司智能電動業務部副總裁彭鵬、吉利控股威睿公司電驅事業部總經理阮鷗作為討論嘉賓出席。 圍繞純電、插電、混動、增程在不用尺寸汽車的細分市場的發展趨勢及背后的邏輯;新型材料電池的市場發展以及碳關稅政策等話題,與會嘉賓展開了熱烈討論。為碳中和戰略下,未來新能源車市場格局發展以及如何賦能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和市場轉型貢獻了新的思路。 至此,大會首日議程圓滿結束!與此同時,2023第五屆金輯獎中國汽車新供應鏈百強頒獎晚宴正式拉開帷幕! 第五屆金輯獎中國汽車新供應鏈百強頒獎盛典 “金輯獎”由蓋世發起,旨在“發現好公司·推廣好技術·成就汽車人”。 2023第五屆金輯獎圍繞“中國汽車新供應鏈百強”主題,重點聚焦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軟件、芯片、人工智能、動力總成電氣化、智能底盤、車身及內外飾、低碳新材、熱管理等領域,共設置2023中國汽車產業年度影響力人物獎、2023中國汽車新供應鏈百強獎、2023最具成長價值獎, 新增“最佳低碳實踐企業”、“低碳車型”, 進行優秀企業發掘和先進技術解決方案的評選,向行業內外展示和報道這些優秀的創新科技企業和行業領軍人物,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和進步。 10月20日,論壇將延續精彩,圍繞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兩大領域,嘉賓們將帶來前沿的技術分享與產業思考。 |
![]() |
中國鍛壓網官方微信:掃一掃,立即關注!
關注"中國鍛壓網",獲取獨家行業新聞資訊。 添加方法1: 在“添加好友”中直接添加微信賬號:chinaforge 添加方法2: 微信中掃描左側的二維碼 |